2017年3月22日 星期三

你為「擁有更多財富」做好了準備? (中篇)




四種不同的使用金錢方法,將決定你未來財富的多少。
(一)花掉
(二)儲蓄
(三)借給人
(四)投資

(一)花掉

未來想擁有更多財富的人必須小心了解今天自己是如何花錢。很多人想有錢,是希望有更多錢花,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做自己喜歡的事,這亦是人之常情。現今有不少人都經歷到錢不夠花的問題,有一些單身年青人可能因家庭有點事,所以被逼搬出去住,把一大部份的收入拿了去交租,為此我是感到可惜的,他們為了生活需要,沒有法子,再貴的都要租下去,希望政府未為可以幫助這些人或家庭。

如果不計這些特別的例子,有不少年青人都有消費過度的問題。大家都知道現今的消費主義十分普遍,比我年輕的年青人,十來歲二十歲那些,用的都是iphone手機,穿的是靚衫靚球鞋,而且輪換的次數並不少,因為身邊的朋友都是這樣,不用最好的東西感覺好像就是被比下去了。有一些同齡的朋友,有一些都有經常去旅行的習慣,亦有一些開始買起車子來了,收入開始增多,但同樣消費都隨之增多。

對於年青人使用信用卡消費和借貸的情況更需要大家好好正視。現時申請信用卡隨手可得,更有很多優惠吸引大家申請,使用不當絕對可以引起很大的財政問題,因為卡數的利息絕不少,我都曾因忘記找卡數,見到利息的收費真的很誇張,雖然我使用信用卡的數額不是太多,但都能感受到卡數利息食水可真深,所以我身上只有兩張信用卡,夠用便足夠,即使很多銀行都叫申請新的信用卡,有禮品送,但我都覺得沒有需要,我常提醒自己小心「因小失大」。

跟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我認識一位老年婦人,六十來歲,雙腳已勞損變形,行路都感到困難,但仍要每天做清潔工,原因是兒子欠下卡數,本應到達退休之齡的婦人仍要每天咬緊眼關工作,賺取金錢,目的是為兒子還債。理財不善絕對除了會害了自己,亦可能會害了家人,這是我常常引以為誡的故事。

坊間的借貸廣告之多,亦是令我感到憂慮的,真不希望年青人因為錢不夠花,為了去玩、去買名牌和去享受而去借錢,預支未來的金錢來滿足今天的慾望,這樣做是非常短視的做法,亦絕對不是明智的行動,「先享受後受苦」的心態很可能害了自己,同時亦害了家人。所以,要借貸消費時,絕對要三思。

總結,每月做「月光族」或「負債族」都不是好的理財狀態,想未來更有錢,必須好好學習節流,把節流到的錢拿去做更有果效的事。

(二)儲蓄

有些人消費過度,喜錢花錢,從來儲蓄不到錢;相反有一些人卻非常節儉,與家人外出吃一頓飯都覺得是浪費,心中的罪疚感便出來了,這些人非常吝嗇,認為儲蓄就是最好的致富術,即使很有錢都不會花在自己或別人的身上。我認為各走極端(過度消費或過份吝嗇)都不利更有效致富。

單單儲蓄,不做任何投資的人,可能會相信儲蓄是最安全可以保護本金的方法,因為本金不會減少,10萬元放在家中,十年後仍然是10萬,沒有增多亦不會減少。但其實單單儲蓄亦有相當大的風險,最大的風險是來自「通貨膨脹」,因為十年前的10萬和十年後的10萬「價值」已經不同了,簡單一點說,十年後的10萬比十年前的10萬更不值錢,你的銀紙隨時間增加而眨值。

香港和大部份世界其他的發達國家一樣,一般來說,每年平均的通脤率是2-4%左右,意味每年你的銀紙的價值都會被通脤所侵蝕。

通貨膨脹本意為貨幣流通數量增加,很多時候,政府會透過加印貨幣,令貨幣流通數量增加,藉此令到物價水準在某一時期內,連續性地以相當的幅度上漲,也就是物價上升,換句話說,貨幣購買力下降的現象,即「銀紙」愈來愈不值錢。

但其實溫和的通脤是對整體社會是有利的,因為企業可以適當地提高自己的產品的價格,增加收入,提高利潤,企業又可以聘請更多人,社會才會繁榮發展,因此政府喜歡見到溫和的通脤,但不喜歡見到通縮,因通縮可能會導致企業出現破產,或社會出現經濟衰退,甚至是經濟蕭條。因此溫和的通脤比出現通縮更好。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凱因斯對通脤曾有過這樣的解釋:「通過連續的通貨膨脹過程,政府可以秘密地、不為人知地沒收公民財富的一部分。用這種辦法可以任意剝奪人民的財富,在使多數人貧窮的過程中,卻使少數人暴富。」

凱因斯的說話直接了當地指出了,在通脤的幫助下,政府和富人會利用通脤,令大部份的人(一般人民)變得更窮,但少量本身已經很富有的富人會更有錢,因為加印貨幣會令「銀紙」眨值,出現了「更多的貨幣追逐有限的商品或資產」,而使得有限的商品或資產價值持續上,而富人往往都較窮人更有能力手持大量商品或資產,令自己不會因通脤而變窮,反而因通脤而變得更有錢。

所以,單單儲蓄的人因通脤只會變得愈來愈窮,必須透過參與「富人的遊戲」令自己擺脫貧窮。

(2013年,世界各國的通脤率)


(三)借給人

除了直接把錢借給朋友之外,把錢借給政府或一些企業,我們都可以拿到一些利息作為回報,這裡跟大家討論的是「債券」。很多人都認為「債券」是非常穩陣的投資方式,「穩陣」和「可預期的回報」確是債券的優點,所以一些非常保守的投資者寧願只投資債券,而不投資股票,當然其實二者可以並存,令一個投資組合更平衡,投資風險亦可以被管理得更好。

債券其實是是發行者(常見的有政府和企業)為籌集資金發行的、在約定時間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息,並在到期時償還本金的一種有價證券。舉個簡單例子,例如你把你的錢(比如十萬)借給發行者,然後發行者需要定期給你利息作回報,到期後(可能五年、十年或更長),發行者就需要把本金(十萬)完整地給回你。債券其中和最大的一個的風險是發行者破產,債券才會變得一文不值,可說風險是非常低。因此,有些人喜歡買國債,例如美債,貪它非常穩陣,當然回報卻不會太高。但投資於債券,另一個風險是同樣受到通脤的影響,債券同樣會被通脤侵蝕投資,不是能有效對抗通脹的投資產品。

不要以為買債券就代表絕對安全。2008年的金融海嘯危機,相信大家都聽過雷曼兄弟迷你債券事件,同樣是掛著「債券」這個招牌,不少人都不知道內裡是什麼,因「債券」二字就買下了。那時候,銀行界經常向客戶推介雷曼兄弟的結構產品,向一般的投資者推介:「買這只債券產品,穩陣過定期,一定沒有問題。」而且,當時雷曼兄弟的結構產品得到其中一家國際最大的評級穆迪給予A級的債務評估,因此投資人都相信「專家」的評定。一般沒有太多財務知識的小投資者,在銀行職員極力遊說,加上評級機構給予A級的評分,看似非常「安全」,所以把畢生積蓄投資於此。但其實雷曼兄弟的這種結構產品複雜到連銀行職員都攪不清,攪不懂是什麼,全因別人或「專家」說它好,或因「債券」二字就走去買入,最後結果大家可想而知,不少人因投資雷曼而輸掉人生的積蓄,更有一些香港的名人是其中的受害者。所以,沒有絕對安全的投資,亦不要因「債券」二字就放下投資者應有的小心研究的投資精神。


投資大師林區曾對「債券」和「股票」有以下的見解:「買債券時,你只是把錢借出去;但投資股票時,你是買下公司的一部份,如果公司興旺,你就能分享到財富。」林區的建議是不要單單把錢借給人,應該同時好好利用投資股票,即把錢投資在好企業之上,長遠它是可以令投資者分享到成果的。

下一篇將與大家繼續進入戲肉第四點:投資。


4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