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巴菲特和他的師傅都牢記的一個投資智慧

巴菲特和他的師傅都牢記的一個投資智慧


在我學習巴菲特的格拉罕的投資知識當中,在看他們很多的書,都常常發現一點,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到的一個投資智慧,就是「安全邊際」。

為什麼他們常常都提到「安全邊際」,因為它是真的十分重要,在實戰當中亦是一個很好用的技巧。


什麼是「安全邊際」?


簡單一點來說,即是不會以「溢價」買入企業的股票。

學術一點說:「以低於企業內在價值的價格買入企業的股票。」

舉個簡單的例子作解釋,讓大家更易明白。假設一家企業的內在價值是$10元,現時股價跌至$7元,$3就是這次交易的「安全邊際」了,相反,如果用$13元的價格買入只價值$10元的企業股票,你這次交易就每付出了$3的「溢價」了。

有一點需留意,內在價值絕對不是一個精準的數學,大多是一個估算,巴菲特都沒有能力完全準確計算一家公司的「內在價值」,但他或他們團隊對「內在價值」的敏銳度和掌握能力當然比一般人優勝很多。

但作為一名散戶,仍然可以好好利用「安全邊際」去進行投資。


「安全邊際」提供了一個「安全網」

「安全邊際」的優點是為每次的投資動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安全網」,每次交易都能「打打折扣」或好像「超市大減價」時買東西一樣,買到的東西都是比「正常價格」優惠一點,更超值一點。與書店或超市大減價一樣,你需要平時忍忍手,等候大減價來到,就是開心地買東西的時間了。


「保本第一 」

投資的智慧方程式是:以「折扣價格」買入「優質企業」的股票,之後耐心牢抱一段時間,你將會得到你應有的獎賞。



我一直抱這樣的智慧投資,至少能起到很好「保護本金」的作用,投資成果同樣叫我歡喜。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不要當「投資」是便宜的東西,這樣你將會一無所獲



你當「投資」是什麼?

每個人對「投資」都有不同理解,有的人認為是深奧的事,有的人覺得是風險極高的事,又有的人覺得是很難提起興趣的事。

於我而言,「投資」是希望從買入的「資產」獲得更多的財富,而且是一樣貴重的東西,值得我好好一生研究,令我可以不斷增加投資或理財方面的知識。

很多人都想從「投資」中獲得更多的財富,但事實卻是剛剛相反,大部人都因「投資」而獲得了「虧損」,而不是「更多的財富」。你會極好奇地問,問題出了在那裡呢?

我認為關鍵是「財務知識」,即是我們的「腦袋」。

很多人都想從「投資」中獲利,心態是:愈快愈好,愈多愈好,行愈少冤枉路愈好,愈快成為富豪愈好,愈快賺到足夠的錢買靚車買更大的房子愈好,愈少失敗,最多成功最好,總知就是想「付出的最少,收獲的要最多」。

大部人都有這種「不勞而獲」、「不想付出,最好有最大收獲」的心態,這些心態往往是主因,阻礙和限制人到達擁有更多財富的境界。

大部人都寧願投放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玩樂,去消費,都不願花一刻時間去看書,去了解「投資」是什麼的一回事。大部人都當「投資」是非常便宜的東西,不想了解,亦不會嘗試去明白多一點點,有些人更天真的認為我不需要學,都明白「投資」是什麼。

大部人都喜歡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別人買得起貴手機,我又買,別人買得起貴手袋,我又買,別人一年去幾次旅行,我又去。結果,在收入沒有太多增加,開支又沒有好好控制的情況下,大部份人的理財都去到「月光族」的地步,代表你很長時間都不能停止工作,因為當你停止後,你的生活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糟糕的是,有不少人長年陷入債務纏身的困境,而且很難令自己走出這困局。(看看借貸廣告天天在電視機大賣,你就會知道不少人原來都身處債務纏身的困境,而一直情況都十分糟糕)

要走出以上的困局,你就要有別於大部的人,努力學習更多「財務知識」,使自己擁有「富人」的腦袋。好好控制你的支出,好好學習投資到底「投資」是什麼的一回事。當你真正明白「投資」不是一樣極便宜的東西後,你就會知道原來自己知道的理財知識是非常的膚淺。

當你有一天,不再是每天放工後都浪費大量時間,在看別人的「面書」,努力在關心別人的事,或低著頭,全神貫汪地打一個又一個的「手機遊戲」,而是拿起一本又一本的投資和理財書本來認真看看,看完一篇又一篇,細心思想一次又一次,努力追求每天都進步一點點的心,這時候,財富就真的離你不遠了。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為何富人愈來愈有錢?

為何富人愈來愈有錢?



有錢人著重儲資產,而窮人著重消費和儲現金。

有錢人和窮人在於思維上的不同。

我們希望成為有錢人,就要學有錢人儲「資產」。

什麼是資產?這裡主要說的是樓和股票。

買樓和股票都有不錯的現金流(收租或派息),即這些資產能定期為投資人產出現金流入,為投資人帶來被動收入,當買的資產愈來愈多,所產出的被動收入都會愈來愈多,愈來愈多的收入亦有助富人買入更多的資產,富人落入了一個「財富不斷增加的良性循環」。

如果你希望好像富人一樣,建立一個「財富不斷增加的良性循環」,你需要的是富人的腦袋,同時亦要有足夠耐性,不要期望一時三刻就能建成,或者你需要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讓這個良性循環的財富系統慢慢成熟起來!當這個系統成熟起來,你將來的生活或許會更好一些,至少「錢能為你工作」,你不需到了中年和老年仍要努力「為錢工作」,因為被動的收入已能應付你的生活開支!

注意(一),買入的資產前,需下功夫了解買入的是否「優質資產」,不是「優質資產」,寧願不買。確認是「優質資產」,買入後就應牢抱不放。

注意(二),為了有更好的安全邊際,盡量不要在「資產」升到了極貴,市場氣氛極亢奮的時候大注買入資產,因你這個時候,你已經是用非常高的「溢價」買入資產,風險增加了,因要知道經濟是有週期性的。


2016年10月21日 星期五

你想脫離「老鼠賽跑式」的生活?


你想脫離「老鼠賽跑式」的生活?

香港大部人都是「打工仔」一名,付出你的大部份時間、精神和心機,努力的為公司,為老闆賺錢,努力成為老闆眼中一個「好」員工,希望得到老闆的賞識,希望有一天老闆會欣賞,希望可以升職加薪,希望......。

同時,辦公室中,有好多的辦公室政治你要處理,有時甚至你要改變你的人格去迎合同事或老闆,有時,你花了很多心機去處理辦公室政治,但都未必可以處理好。

今天是打風日,作為打工仔的我,很開心有一天假期,可以在家做我喜歡的事,在家看看書,打打文章,早上還可以與家人到茶樓飲茶,過了一個非常寫意的早上。但有一些人卻未必有假期,酒樓今早人山人海,辛苦了酒樓的姐姐和師傅,仍然辛勤地工作,為老闆賺錢,為自己賺一點點的生活費。

之後,我和家人去家品店買東西。聽到一個員工說:「九號風球才不用開工。老闆一清早打來,問店舖有沒有水浸等問題,但一句都沒有問我上班時有沒有事,我今早返工連車都沒有得搭,是行路上班。」

老闆關心的是什麼?當然不是你的安全啦,關心是賺錢的問題!

很多「打工仔」都是過著「老鼠賽跑式」的生活,日復日,年復年,打工都是為了賺點生活費,當中工作面對的困難不少,很多時候都不是自己喜歡做的事,有多少人真心喜歡「打工」?你看看有一天打風假,不用上班,很多「打工仔」都為此感到開心。

靠打工而去「達到財務自由」,是有可能?答案是可以的,但需要的時間很長,同時,你要保守你自己一直保持「競爭力」、「你的價值」和玩好這場「辦公室政治」,否則你老闆隨時可以叫你走人。近來,看到一位在公司工作了20年,將最美好青春的20年給了公司,但因她的「價值」愈來愈低,公司叫她走了。公司很難,亦不會同你講心。工作是什麼?就是你付出你的時間,做好你的工作,公司給你薪水作回報,就是這麼簡單。所以,不要全副心機只為公司著想,而一點都不為自己而想。

那「老鼠賽跑式」的生活有出路?

當然是有!答案就是:努力達到財務自由,奪回你對你自己生活的「控制權」。

(一)努力增加收入,延遲消費,儲起一定的資金創業或投資。
(二)學習新知識,投資自己,多看書,增值自己,學習如何投資或理財。
(三)多思考,多觀察,然後好好計劃,嘗試創辦一些小生意,增加自己的收入。
(四)好好利用時間,工作時認真專注,善用工餘的時間,開託自己的小天地。

總結:
要努力逃離「老鼠賽跑式」的生活,除了工作收入,你就要努力開托更多收入來源,當這些收入來源大於你的工作收入,你就可以奪回你生活的「控制權」。這條路絕不易走,你需要比人有更強的信念,更週詳的計劃,更堅定的決心,不怕困難的堅持,好好利用你有的資源,就是你的「時間」、「頭腦」和「種子資金」等等。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努力向著你定立的目標走,可能慢一點,但你有一天仍然是可以到達的,要落入「標竿人生」的賽道,而不是「老鼠賽跑式」的惡性循環


「老鼠賽跑式」的惡性循環

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

支持百樂兄的新書 - 財務自由速成法



今天知道百樂兄,終於出了一本實體書之後,立刻去書店裡面買了一本。

其實我都是亮光出版社的fans,因止凡兄,財叔的書,我都買了,看了,得著的不少,他們的分享都在影響著我。

說回百樂兄,我在網上世界,都一直有保持與他的交流,亦一直有看他的分享!

今次買了他的書,我都立刻看了1/4。

當中學到的不是投資方法,而是創業者要有的精神和心態。

對我來說,是帶來了一點思維上的衝擊。

當中說到財務自由,當做到財務自由,我們就能奪回對人生的「控制權」,可以在自己選擇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與喜歡的人,與家人在一起。

要做到快速致富,就要有一顆創業的精神。

快速致富的成功要素:辛勤的工作+周詳而且彈性的計劃+貫徹執行的持久力。

我提到的提醒是:有心人+堅持+周詳的計劃!最重要是有一顆永不放棄,謙恭上進的心。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之後,讀畢全書,再與大家分享!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市場先生」,一個你必須了解的人




「市場先生」,一個你必須了解的人

「市場先生」是一位喜怒哀樂無常的人,為人敏感,對一些消息有時候反應很大,有時卻出奇地平淡,是一位十分飄忽的人。

如果你想準確地預測「市場先生」的反應和下一步想怎樣,你注定只會徒勞無功,只會浪費時間,猶如把全副心機投放在捕風捉影的事,再努力,所得到的果效都一定不會成正比的。

因此,我們不要嘗試預測「市場先生」的反應,應該明白和接受「市場先生」就是這樣的喜怒哀樂無常,這是他天生的性格,這是他天生的本性,是不可預測的

當我們接受和明白「市場先生」的性格後,我們應該不要太介意他每天的「小情緒」,因為這是正常不過的事;相反,當他出現「過大反應時」,我們卻可以加以利用。

例如:

高傲的「市場先生」
「市場先生」在十分亢奮,高傲的時間,甚至他可以無視你,可以選擇不用與你交易,因為排著隊與「市場先生」的人實在太多了,「市場先生」更會加價賣貨,但仍然不乏願意買的人。這時候,是「市場先生」最風光,最開心,最高傲的時間,就在這個時候,我們不應再跟高傲的「市場先生」先生交易了。

沮喪的「市場先生」
「市場先生」亦會出現十分沮喪,垂頭喪氣的時候。在「市場先生」感到不開心,心情大潟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多踩他一腳,落井下石,令「市場先生」的心情差到極點。這時候,「市場先生」會哀求人與他交易,但願意與他交易的人卻非常少,因此「市場先生」會多番哀求,甚至削價賣貨。就在「市場先生」心情最差的時候,往往有勇氣買東西的人,得到的獎賞一般都不少。

總結

「市場先生」每天的喜怒哀樂無常是正常不過的事,因此作為明智的人,不用跟著「市場先生」每天的心情變化而變化,不要嘗試預測它,應該接納它,看為平常事。每隔一段長時間,「市場先生」情緒都會出現一次極大變化,這時候就是時機了,能把握到這時機交易的,往往都是具有過人「耐心」和「紀律」的智慧人。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投資最大的風險不是「投資」,而是...




投資最大的風險不是「投資」

很多人都覺得「投資」是一項風險很大的東西,有些人對「理財」或「投資」都不聞不問,或者一直只懂在儲蓄「金錢」,其實只懂儲蓄「金錢」都是一種投資,因你全投資在「現金」,不過通脤一直在蠶食你「現金」的價值。所以,你以為你沒有在投資,其實你都早已落入了「投資」這個範疇裡。

所以,其實,投資最大的風險不是「投資」,「投資最大的風險是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其實「投資」都可以是一件風險很低的事,不是十惡不赦,或是只有專家才可以做的事。一般人如果積極去學習正確的「理財」或「投資」方法,可以把風險降低,同時長遠來說,可以帶來不錯的回報。

巴菲特說過:「投資最大的風險是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因此,如果你要走上「投資」的道路,你必須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如何知道?你必須多學習,多總結正確或錯誤的實戰經驗。

如果你要投資股票,你可以運用一下以下的知識,讓你清楚知道自己應該
買些什麼(Buy What?同時明白為何(Why Buy?)自己要買入一間企業的股票。

優質企業具備的特質:
→買擁有消費者壟斷的企業
→擁有護城河的企業
→擁有經濟專利的企業
→負債低的企業
→具一定規模的企業,具規模經濟效益
→不易受經濟週期影響的企業
→有品牌價值的企業
→市場上較難有替代品的企業
→有較大「安全邊際」時買入
→有自主定價能力的企業
….

如果你做了功課,找到這樣的企業的話,你的投資風險就降低了不少,比起你胡亂買風險要低得多,買對了一些好的企業,你就要有無比的信心和驚人的耐力,長線持有她,但往往「耐性」又是投資者很難做到的地方。


「投資最大的風險是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實例

近日在身邊都發生一個「因胡亂投資招致嚴重損失」的真實個案。

有一位內地親戚,聽另一親戚說:「有一個很好的投資,年利率有1X%,但需要大量現金」,接著,受害親戚把自己的一層樓按了給銀行,把按到的錢交了給騙人的親戚拿去投資,結果,相信大家都估到,騙人的親戚拿了錢便走了人,留下一筆債當然要由受害親戚還。最後,我的家人還要出了一些錢幫這位受害親戚還債。

這個故事教訓,你不知道的,真的不要拿錢去投資,可以招致嚴重的損失。要降低「投資」的風險,你必須清楚了解和經詳細研究,才決定去買些什麼(Buy What?,和為何要買(Why Buy?。這樣的投資才是最大的保障,同時未來為你財富帶來增值。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投資如減肥健身,我一點都不「傑出」


投資如減肥健身,我一點都不「傑出」

「投資有如減肥健身,決定最終的成果,往往不是取決於頭腦,而是耐性。」

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曾經定下減肥或健身目標,或者今天仍然渴望自己可以擁有更美好的身段,但最終能堅持到最後,又順利達成目標的又有多少個呢?

投資或減肥健身的知識,相信很多人都懂,不懂亦可以學,但唯獨有一樣東西大家都懂,亦不用去學,但往往大家都做得不太好的,那就是「堅持」或「耐性」。

投資或減肥健身的初期,很多人都滿腔熱,全情投入,但一個星期或一個月後,發現跑了幾次步都是減不了肥,明明自己很努力,為何一點成果都沒有;投資一樣,買入心儀的股票,一個月後,為何不升反跌,明明自己做了很多功課,一個個離去的人比仍在堅持的人多很多。相信大家都知道問題出了在那裡,投資或減肥成功與否,靠的不是頭腦,而是耐性。

很多人都有急功近利的心態,最好跑幾次步,就能減10磅,最好今天買入股票,下個月升一倍,最好27歲買樓,29歲便供完,最好,最好快一些見到成果啦!今天這個世界的人愈來愈急,卻忽略了「堅持」或「耐性」是更寶貴的人生操練。要知道巴菲特今天的成就,是用20年、30年,甚至50年才成為今天的巴菲特;要知道曹星如今天成為香港20連勝不敗職業拳手,是之前輸了多少場比賽,流了多少血和汗去累積。

或者「成功」和「傑出」得太早,並非是一件好事,慶幸我自己一點都不成功,亦一點都不傑出。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買「實磚(樓)」還是「紙磚(Reits)」好?


買「實磚(樓)」還是「紙磚(Reits?

近日看了starman兄兩篇非常好的文章,深入淺出地講了幾個理財重點,例如現金流,槓桿,負債,通脹等等,之後我想到的問題是:現時到底是買「實磚」還是「紙磚Reits」更好呢? 以下節錄了兩篇starman兄文章,了解一下背景和他的看法,並寫了我的一些看法。

讓時間成為你的好朋友

「香港人喜歡買樓,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具有高槓桿,在長期低息的環境下,樓宇按揭貸款長達30年,讓時間將你的負債貶值,同時通脹、銀紙的貶值會讓資產升值,讓時間成為你最好的朋友。

如果你有「豪宅」,又有私銀平台,甚至可將「豪宅」放入私銀增加倉值,用於投資流動性較高且具較好現金流的投資產品(如筆者常提及的REITsBonds),為「過重」的投資組合減磅變「輕」一點。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要明白「通脹是會令銀紙持續的貶值」,即銀紙(cash)會愈來愈不值錢,因為各國都不停印銀紙(QE),銀紙多了,但資產增加的幅度追不上印銀紙速度,你要買資產,就得付出更多銀紙了。

買樓可以賺到兩樣野:
(一)時間可以將你的負債貶值,用將來愈來愈平的錢還你當初借入的錢,將來還錢只會愈來愈輕鬆(假設你的收入穩定)。
(二)銀紙(cash)在會愈來愈不值錢背景下,資產(如樓)則會愈來愈值錢,道理是資產增加的幅度追不上印銀紙速度,你要買資產,就得付出更多銀紙,因此資產有保值,對抗通貨膨脹,甚至不停的升值。

因此,讓香港人覺得買樓是不敗的。

適當運用槓桿

「讀者問題是現金流不足,因此說「太健康」也不對,家庭現金流稱不上充裕,而且集中於夫婦二人每月工資,被動收入僅每年10 萬元股息收入,資產集中於自住物業,自住物業市值1000萬只有60萬按揭是浪費。加上讀者有穩定收入,借貸能力高,應及早向銀行申請加按。自住物業不是資本,要將其轉化為資本就是利用銀行加按套現,將現金投資有現金流的資產,產生被動收入,優化現金流組合。

讀者現有流動資產約有400(包括現金及股票),加按套現空間有440萬,流動資產增加至840萬,資產負債表擴大了,800萬港元流動資產合資格申請為PI (Professional Investor),同時乎合私人銀行的入門最低門檻,可投資的渠道及選擇更多,股票及債券等金融資產有更好的倉值(margin value),融資利率更低,全盤投資策略可進一步優化。

讀者可考慮的投資物包括債券、REITs、工廈等,筆者認為是高門檻投資的「鐵三角」。三者的特點是低價格波動性,高按值,具良好現金流。高按代表有槓桿可以利用,槓桿可提升資產回報率,有槓桿不一定要盡用,但一定要用,資產組合的槓桿若使用得宜,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策略。

一般人一提起「借貸」就如見鬼一樣,最好不要提,因為在大家的日常經驗接觸當中,令很多人錯覺地認為「借貸」的人都是那些「理財不善」的人。

其實「借貸」是一件中性的事。有足夠理財知識的人會好好運用「借貸」,如starman兄分享的故事,「讀者現有流動資產約有400(包括現金及股票),加按套現空間有440萬,流動資產增加至840萬」,加按的動作為案主帶來多了400左右的資金,加按借貸利息低,如果可以投資入一些較高回報率,而且穩定的投資當中,可以做到「套息差」。一個加按動作可以為案主帶來更多的被動收入,而且案主有穩定收入,平時收入,加上增加了的被動收入,案主能每月準時還款問題便不大了,計好數,在自己當握之內,其實風險是不大的。

我自己都有進行「借貸」的動作,實際操作如何,可以看看<<我的第一次借貸經驗分享>>

Reits好過買樓

「現今市場,自住的不說,投資的話為何要考慮住宅?一回報低 (3-4%已不錯),二有辣招,三使費高,四出租麻煩。投資REITs已解決上述所有問題,一回報高,二沒有辣招,三使費低,四出租有人代勞,還有五 - REITs 如領展,公司本身有向銀行融資,且它作為大集團融資成本自然不高,當我們買入REITs 時銀行又會提供倉值,學法子兄話,這是雙重槓桿(Double Gearing)REITs 的特點是盈利90%派息,收租收入相當穩定,因此投資REITs 容易,只要留意REITs 本身的派息增長率就已足夠。試想想,8% yield REITs (不用槓桿)每年派息增長X%,我們再也不用看其股價了。那麼,為何我們仍要投資住宅物業?

現時買樓有幾個問題:
(一)樓價已經太高,造成回報低(3-4%已不錯)
(二)有辣招(對第一次買樓的人影響不大)
(三)買樓時要付出一些雜費
(四)出租較麻煩

現時樓價可能會再升,或持平,在此情況,買樓收租是不錯的做法。但買樓要考慮的事都不少,例如你要有穩定收入證明,夠首期,將來工作穩定,找到好租客,將來有維修保養支出,加息因素,樓價將來下行時,要賣出不易等等。

在現時情況下,買「紙磚(Reits)」可能較買「實磚(樓)」好。REITs 的特點是盈利超過90%都要用作派息,收租收入可以說是有保證,相當穩定,另亦有以下優點。

「紙磚(Reits)」的優點:
(一)回報較高(有些去到6-1x%都有)
(二)沒有辣招
(三)使費低
(四)出租有人代勞
(五)入場門檻低(幾萬元都有交易)
(六)流動性較高(買入賣出與股票一樣)

比我選擇,我和starman兄一樣,都是會買入Reits當作投資,如果樓市穩定,可以分享到租金收入,如果有什麼大事發生,抽身離開都比較容易,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做法。

說到最後,現時樓價真的是高,是不爭的事實,現時買樓的人都是抱「今天不買,明天會更貴」,是被逼買入,即使覺得貴都要買,硬著頭皮都要買。記著任何事都是「物極必反」,經濟更是有週期性的。樓市愈瘋狂,樓市會顯得更脆弱,情況就好像玩「層層疊」,疊得愈高,跌的散的機會愈大。所以,記得不要受情緒影響決定,要作理性的決定。關於樓市的看法,大家可以看回文章<<香港樓市,別人貪婪時我恐懼?>>

就整個大環境而言,買樓投資一定要量力而為,不要因為「情緒」而貿然投資樓市。內地人投資股市或樓市的「情緒化」真的叫人驚嚇和歷歷在目,升時可以衝著買,跌市可以人踩人,政府想幫都幫不了。「升時很惡狠,跌時很慘烈」這些情景真的不能忘記!但「貪」是人類的本性,應用在內地身上更是「符合國情」。

Starman兄兩篇文章的原文(按link):

(一)讀者信箱 - 為重資產減磅 加強現金流再投資



2016年10月8日 星期六

大師即是大師!能學到這六點已心足了。


收入:不要依賴單一收入(工作),讓投資成為你的第二個收入來源。

消費:如果你今天經常買一些你不需要用的東西,明天你就要賣出你有用的東西。

儲蓄:不要把用剩了的錢,才用來儲蓄,應該把你儲蓄後剩餘的錢,才用作使費。
                        儲蓄為先,消費為後。

風險:不要把所有金錢投資在一樣產品或一隻股票上。

投資: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藍子上。

期望:誠實是非常昂貴的禮物,不要期望在低俗的人身上找到。


聽大師一席話,得益真的不少,每一點都十分精簡,能於日常的理財生活當中踏踏實的運用出來,若干年日後,相信財富一定有不錯的增長。但可惜,今天不少年青人都攪不清消費和儲蓄,年青人總是有買不完的「慾望」,總有一份想「威」的心態,以致消費過度,錢都不夠用,更不要說儲蓄了。

「慾望」與「紀律」,往往都是前者勝出,要有紀律地增加財富,道理很多人明白,實際操作出來卻是另一回事。理財計劃是愈早定立愈好,早日定立目標,然後有紀律地執行,但不少年青人連計劃都不想或不懂規劃,更不要說大師的「金石良言」,大概都是當作「離地之說」了。

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

「美感」值幾錢?





現今的社會愈來愈講求「外表」,講求「包裝」,現在我們外出,不難發現愈來愈多的零售、飲食或商場都正花費不少的金錢裝修,務求令自己的公司保持一種「新鮮感」,給一種跟上潮流,與時並進的感覺。

現今社會愈來愈著重「包裝」是不爭的事實,「包裝」亦可以叫「品牌形象」,即使一間歷史悠久的公司,有好的產品,但沒有好的「包裝」,相信競爭力都會大打折扣,現今很多新興的公司都給人一種有創意,有活力的感覺,在不停提升自己產品的美感,一股新勢力正顛覆傳統的公司,一些傳統的公司不能不趕緊追上這個提升公司「美感」的潮流。

近年一間成功因改革「品牌形象」而取得驕人成績的公司,大快活一定是其中的一個代表。近年,大快活花費大量金錢於聘請名設計師,由頭到尾改革自己公司的「品牌形象」,當中包括更改自己公司的「Logo」,改頭換面的大快活,給人一種有活力有朝氣的感覺。到底這個改革「品牌形象」的動作有幾成功呢?


看看大快活去年的成績表,可以看出她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大快活(0052)去年(2015年)收入增長8.2%至24.28億元,盈利大增39.5%至2.008億元,撇除出售非流動資產後,核心盈利增長31.3%至1.891億元,派末期息55仙及上市25周年特別息45仙,共派1元。

同樣是賣早餐,同樣是賣咖哩飯,大快活在提升「美感」後,令人更喜歡到大快活光顧,除了食物,客人愈來愈重視包裝和環境享受,所以「美感」值錢?看來在愈來愈看重「外表」的世界,「美感」或「品牌形象」不能再被公司忽略,它可以令公司生意額有顯著的改善,或令一家公司起死回生。

所以一家公司,即使有悠長的歷史,在現今愈來愈講求「外表」的世界,不懂包裝,即使產品再好,亦不能吸引到消費者的「眼球」。

在我工作的範疇,本來都是一個非常沉悶的工種,沒有太多生氣,但現時我的公司都正積極改善品牌的形象,改善一般大眾對這個工作的看法。



普通/傳統的椅子賣幾十元或者幾百元一張,但一張提升了「美感」的Model Chair可以賣個上千或數萬元的價錢。「美感」何價?只可以說「美感」可以賣得好價。世界不停變,如你不進步,很多新興有活力、有創意的公司,會一步步淘汰你,所以,不要少看「美感」。


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投資組合更新(2016年第三季)



投資組合更新(2016年第三季)

有看開我Blog的朋友都知道,我的投資選股是用什麼樣的策略。

投資組合裡來來去去都是那十幾支股票,變動不大。

而我的買賣都是很少,採取選好股,選龍頭,選不同版塊,分散投資,長線持有,不選太過受週期影響的股票,做好攻守平衡等等的策略。

以前常常都會看股票價格,計計賺了多少,蝕了多少,賺的那天開心,蝕的那天不開心。但經過多看書,多了解,多學習之後,發現其實每天都關心股票價格的賺蝕意義不大,因為只是關心股票價格,而不是所投資公司的價值!

投資需要考眼光,更需要考耐性!堅持作長線持有的人不多,走上投資的人多,但堅持到的人卻不多,是一條窄路,路途中會面對大大小小的引誘,亦要抵抗大市炒消息的震動,在做每個決定時都要留心或認真思考,不要被太多市場情緒影響,是一場智力和耐力的比賽。

我的投資組合的變動不大,每間公司都是經過細心了解而選出,繼續放心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