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5日 星期二

人生最大的貧窮是不滿足



人生最大的貧窮是不滿足

過去的五天去了北京,深深感受到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意義。本來想與家人去去北京自由行,因為感覺更自由,不用太早起,不過在經過行程使費的考慮,最後都是報了團。

你認為壞的事,未必是那麼差的 
凌晨大清早起來,天黑黑,就要趕去機場,一團原來不多人,只有十五人,我們家人都有四位了。初初跟太太說感覺團友有些奇怪,早知自由行,但是一直玩下去,卻發現當地的導遊很專業,說歷史說得很好,如果自由行,真的會了解不到北京那麼深厚的歷史,只會知道個皮毛。所以,我們心中認為壞的事,不一定是那麼差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與其埋怨,不如嘗試樂在其中。

說到團友,有老有中,我和太太算是最小了。老的有攪笑、有文靜,中的在熱情、有內向,一個團,那就像人生一樣,你永遠也會遇到不同的人。壞的方向想,和你不夾的人,你不想去面對,想逃避;好的方向想,不同人也有不同的特質,百花齊放,開放自己,不去逃避,放下偏見,人生才可體會更多。

今天笑別人做了水魚,明天自己也成了水魚
整個團,笑聲不斷,有的團友今天笑別人做了水魚,明天自己買了三萬多元的中藥療程,原來自己才是最大的一條水魚,人生就是這樣,以為自己理性麼,其實人很多時候也不理性;以為自己很聰明麼,其實有時也是自以為聰明。不如人更需認同哲學家蘇格拉底的一句話:「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對待投資的事也是一樣,對於短期的預測、試圖短期低買高賣的擇時操作,我也保持「我什麼都不知道」的心態,不去自作聰明。因為其實人也非自己聽像的那麼理性聰明。

銅獅依舊,兩朝代已過去
紫禁城六百年的銅獅,見證了二十多位明清皇帝在這裡登基,也見證了小弟傻傻的露過,六百年仍然屹立不倒。銅獅依舊,但城外已面目全非,中國人的生活也愈來愈好,或許都是一件好事。

對比六百年,六個月、六年只是小毛見大毛。對價值投資者來說,我們應該把時間變作朋友,而非敵人。來到北京幾天,不看報價機,人也更清心,投資成績不是靠六個小時或六個月的表現來定斷,而更多是六年或更長。巴菲特用了六十年成為了巨富,我們人生又有多少個六年,時間可能難過,但也轉眼即逝,六年後我們是如何的光境,就取決於我們今天的決定,取決於我們如何運用我們的時間。

我們總是東張西望,唯獨漏了自己想要的
人生總是希望找到更好的人,更多的金錢,更好的投資標,更快的回報,更快如願以償。投資和人生也像是種樹一樣,建立財富、學習知識和提升自我,也是需要時間和紀律的,另外也需要滿足的心,經常看著自己沒有的東西,人不會滿足快樂,不如定晴已有的東西,樂在其中,一步步建立,人更快樂。

去到北京,不看報價機,享受生活,平靜的五天,這或許是人希望擁有的一生,平靜,沒憂也沒慮,平淡也可以快樂。

我們一直尋找的,卻是自己原本早已擁有的;我們總是東張西望,唯獨漏了自己想要的,這就是我們至今難以如願以償的原因。
——柏拉圖(前427—前347年,古希臘哲學家)

2018年9月19日 星期三

理財就是在建立一個習慣



理財就是在建立一個習慣

你的時間花在那裡,成就也在那裡。
要想致富,要想成功,改變自己的思維相當重要。致富是一個過程,需要時間建立,而非瞬間可以達到,如果你沒有富爸爸或富媽媽,那你只好或必須學習如何富自己的腦袋,將來成為你孩子的富爸媽們。你的時間花在那裡,成就就在那裡,一個人是否成功,決定於他工作後如何利用他的時間,有的看劇休息,有的看書寫作增值自己,日子一久,差別就大了。所以,不是你的家庭背景決定你貧或富,而是你的習慣和思想決定你的未來

投資和人生也一樣,決定成敗的不是一兩次的成功,而在於長遠找到致富的習慣。貧窮者的眼光短淺,希望利用投機致富;富有者願意克己,把目光放在長遠,一步步儲蓄更多有價值的投資物,把時間當朋友。

1.建立儲資產的習慣,戒掉炒賣
對於巴菲特來說,投資股票就是擁有企業的一部份的擁有權。因此,投資股票對於一些人來說,他們會把他們看待成一項投資,而非短線的投機工具。近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凱因斯說:「投資是預測資產在整個生命周期中的未來收益率,而投機是預測市場的活動。」

要預測明天後天或三個月、半年後的股市走勢是多困難的一件事,市場每天都有新的消息,好像天氣或四季一樣,總是變幻不定,大市難測,但企業的經營情況是更易理解的。所以,巴菲特也鼓舞投資者,我們不要做市場的分析師,而是應該要做企業的分析師,不要去試圖去用預測大市中來賺錢。對於我來說,如果是我認識和有信心的企業,我便會慢慢儲蓄它們的股票,把時間當成朋友。

2.專注感興趣的事,戒掉三分鐘熱度
曾聽過一句說話:「有目標者在奔跑,無目標者在流浪。」投資和人生也是一樣,我們需要設定目標,之後就計劃去一步一步實行。學習理財是成熟的人也需要學習的事,而且愈早學習是愈好的,如果你愈年輕,複利的威力也會在你身上更好的運用出來。

曾見過不少人,初初投資股票時,也是興致勃勃的,在大升市時更是得意忘形,感覺錢是很易賺,漸漸也會開始參與使用槓桿的投資產品,「輸錢皆因贏錢起」,贏得快,可惜輸的也更快。特別是在大市下跌時,這類忽然興致勃勃的投資者都會打回原形,輸錢離場,立誓以後不再投資股票,但在另一個大牛市出現時,這些人又會忽然走了出來,再次衝入股海。

投資其實需要平常心,好像我們平日健身做運動一樣,不能到身體出現毛病時才去猛力健身,不習慣負重的身體可能其實根本負荷不來,最後就是拉傷肌肉收場,本想健身,最後變了傷身。其實,投資也是一樣,每月定投,定時定期儲蓄,定時買入一些股票作為儲蓄,把它當成一個習慣,也是一個很好的「強健錢包」的習慣。身體需要強健,錢包也需要吧,那才是真正的富足。

三分鐘熱度,一時間的熱情成就不了什麼大事;細水長流,專注於計劃,簡單的事重複做,可能最後平凡卻不會平庸。

3.練習堅持持股,戒掉朝秦暮楚
人總有一些不太好的習慣,認為對面家的飯總是更香的,這造成了自我的不滿足,感覺自己擁有的總是比人差。在投資也是一樣,投資者總是對買入的股票持有信心不足,或總是希望猜測大市,大升市賺不了錢,跌市更是難賺錢,經常落入「希望擇對時」的陷阱,希望自己總是買低賣高,總想心想事成,結果往往出人意料。

價值投資大師費雪盡量不受「希望擇對時」的影響,因此他為自己訂下了投資的「三年原則」,他說:「如果我幫客戶買進任何股票,千萬不要在一個月或一年後評估我的績效;請給我三年的時間,如果到時候仍然沒有為他們帶來理想的獲利,他們就應該開除我。」投資的確是需要時間去等待,等待企業去成長,不過大多的投資者都把重點放了在每天的報價機,而非企業的經營。

什麼時候才進場呢?
CNBC曾訪問巴菲特說:「很多人會說『我入場太晚了,道指已到2萬點,我錯過了機會,現在只能等回檔。』你對這類人有什麼建議?」

巴菲特的回答相當值得投資者去反思:「他們不知道入場時機,我也不知道。如果這是一場伴隨餘生的遊戲,你最好早些入場。實際上,投資股票最好的方法是隨著時間推移持續買進。你可以建立多元化投資,將風險分散到你所擁有的眾多公司。然後再逐月、逐年買進,風險就會隨時間推移更加分散。如果你遲遲不進場,就犯了一個非常可怕的錯誤,錯失了從時間跨度上分散風險的機會。就算你這次等到了好時點,下次也不一定如此好運了。」

我的看法時,如果你能攪清「時間是你的朋友,還是你的敵人」時,相信你會更理性的看待股票投資這一個投資活動,不至於天天擔憂,心情起起落落。賺錢的工作就交給股票吧,我們好好去享受生活,增值自己。

投資不是見到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到最後才見到希望。

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

上流困難,下流易



社會上,有不少年青人抱怨,現在機會很少了,創業也困難了,要做出一番成績也比上一代更難了。因為大家也認為世界的市場和資源已經愈來愈集中化,資源集中在一小撮的人手中,市場也被一小撮人所操縱。無疑,資源「愈來愈集中化」,這是一個事實,現今生活在香港也愈來愈困難,房租貴、房屋貴、物品愈來愈貴。在個人情感上,這是不宜否認的一個事實,也不好爭論吧。

其實,上一代也有上一代的辛酸,與其比較,不如珍惜。曾與一些接觸到的智慧老人交談,他們差不多90歲,在香港活了7080年,他們跟我分享,生活在4050年代的香港,那時候要找到工作是很困難的,大多是在有人介紹下,才會找到工作,工作的環境和保護措施也是極為不足的,工時極長,薪金是幾元一天。到了6070年代,一家五六口住在一間板間房也是常有的,生活也是相當刻苦,但生活仍是快樂的,不能讀書,就去工作,一家人齊心協力,一起為改善家人的生活而努力。

我們這一代,無疑壓力也是很大的,比較多,物質化愈來愈多,收入不多的話,與同年齡人比較下去,或許心中也不太是味兒,天天刷手機,看到別人生活豐富,有感自己也要多貼點生活享受,以別人的讚換取對自我人生的肯定。加上,如果有一個想「安居樂業」的想法,香港樓價也是天價般難觸摸的。所以,年青一代對未來想法也是不敢太多,能生活在父母的保護下,可能是一件好事,也可能是一件壞事。

「一條網線,一台電腦,一個房間」足以毀了一個人
在物質化愈來愈多的社會,面對現實,或許困難,生活在虛擬的世界或暫時享樂的世界或許更能滿足人現實中的空虛。美國前國務卿布熱津斯基就此提出了著名的「奶頭娛樂」(tittytainment)理論。「所謂奶頭娛樂,就是指採取娛樂化、低智化、遊戲化、低成本、輕易就能獲取刺激性快樂的辦法,以卸除底層人口的不滿。所以,娛樂要越多越好,遊戲要越普及越好,綜藝與真人秀要隨處可見,低智的、無邏輯的、甚至堪稱腦殘的偶像劇要一部接一部。」世界的資源向20%的所謂成功者集中化,另外80%的普通人,或許這些聰明的「掌握資源者」利用這些觸手可及的更多娛樂化的東西,令底層社會的人就會因此安定下來,不爭取向上流的機會,或者安於現狀,更甚者是埋沒自己的天才,愈來愈遠離社會,埋怨家人和世界對他的不公平,成為一個自憐者。

上流困難,下流易
所以,上流往往是一件困難的事,要逆流而上,抵抗物質化的引誘,仍然自由自我,堅持理想的又有多少個,因此為了上流而作的延遲享樂往往是難的。相反,放縱自我,不談目標規劃,得過且過,下流或停留往往是最容易的,也是大部份(80%)的人正在做的,或許他們也是無能為力。因為,當一個人置身於一個充滿感官刺激的娛樂世界、碎片化的信息和無規則的遊戲愈來愈多,資訊娛樂愈來愈快時,你的注意力很容易會全部被佔據,時間被消耗掉,你的慾望輕易能被滿足掉,自律就很容易會一點一點地喪失。

困難每一個世代有,機會也是每一個世代都有
「一條網線,一台電腦,一個房間」會成為一些人的絆腳石,也能成為一些人的成功基石。1994,馬雲跟一班合伙人說要用「Internet」改變中國,大家也說他是白痴,因為那時候絕大部份的中國人也不知道「Internet」是什麼,馬雲堅信自己的理念,一步步走來,慢慢把Alibaba建立成世界知名的企業,二十年過去,他也快退下來了。

馬雲:管好自己,世界就會好起來
馬雲將於一年後退休,做他自己想做的事。馬雲說:「十年前我很關心全世界,結果我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五年前我很關心中國的命運,我也過得很艱難;三年前我開始只關心公司,我的日子開始好起來。現在我只關心自己,越來越好。所有的人,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做好,把自己的人照顧好......管好自己,這個世界就會好的。」

與其抱怨,不如盡力照顧好自己,投資自己,為未來多作準備。


讀書,是成本最低的投資,卻會令人生慢慢高貴起來。


如果你也想了解如何有系統地建立一個穩健的投資觀,9月15日也有一期課堂,
可到:http://www.enlightenfish.com.hk/1stppiife42583_enroll-2

2018年9月5日 星期三

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法,是讓他賺快錢...



市場上,賺快錢是最迷人的誘惑
投資上,人人也想有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因而引伸了很多所謂的「賺快錢公式」,這些公式可能包括預測股市明天的走勢、利用槓桿倍大利潤、擇對時把利潤最大化等等,然而賺快錢的心態的確常見於市場,因而洐生出愈來愈多投機炒賣的行為和產品,包括使用期權和窩輪等等工具,且市場上參與的人也愈來愈多。

投機者總認為:我擁有「與眾不同」的能力
然而,賺快錢的迷人誘惑往往使人有過度自信的傾向,投機往往是概率的數學問題,過度自信的人往往認為自己擁有「與眾不同」的預知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控制概率,相信自己可以掌握大市明天的走勢,或認為自己有特別技能掌握個股的走勢,自我設定所謂的買入賣出「訊號位」,認為自己能打敗市場,打敗市場上90%的人。如果擁有這樣心態的人去投資,往往也是會在市場急劇轉向時受到最慘痛的傷害。

「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法,是讓他賺快錢」
曾聽過一句話,自己很感認同:「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是讓他賺快錢」。每個人都有一種天性,愛錢,愛美,愛權勢和奢侈品都是無可厚非的事,也是人與生俱來的欲望。但是,「賺快錢」看似容易但卻不一定是好事。大家可能也聽過一些「暴發戶」,一晚之間就富起來,然而「暴發戶」很快又一貧如洗了。這讓我想起芒格的一句話:「如果我知道我將死在那裡,我就不會去那裡。」在股票市場上,很多人想賺快錢,很容易因快得慢,因貪得貧。

一夜暴富思想,來得快也去得快,香港地什麼也要快
內地有一個00後網紅,叫温婉,16歲已有千萬的粉絲,家中的富貴包包不少,她非常富有,似乎與學生的年紀不乎。她被網民揭露她平日不去讀書,而是流連在夜店,認識一大堆富二代,更有酗酒等的惡習。由於她對年青人影響力大,但散播的是負面的思想,已被內地封殺。一夜暴富、天降橫財等思想,人人都期望,然而,真正的富有還是需要一步步去達成的,所謂的快錢來得快去得快,也是容易淹沒和吞噬正確的價值觀,香港地也普遍受到「快思想」的影響。

比賺快錢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正確穩健的財富觀
行為經濟學家塞德希爾‧穆來納森和埃爾德沙菲爾在暢銷書《稀缺》中寫道:「那些長期陷入貧窮的人,即使給他們一筆錢,他們的運用方式也會導致最後的結果往往是破產,從而長期陷入貧困。」因為突如其來很多很多的財富並沒有讓那些暴富的人建立起積極的生活態度,或許他們更會認為投機賺快錢是很易的事,再一次參與更大型的投機活動,或滋生了驕縱和不良生活習慣,使自己最後也是變回了窮人。

金錢令人可以下拜,令人有種興奮的感覺。中國人有句說話:「有錢使得鬼推磨」,更是生動地表達了金錢的力量。不過,在本質上,金錢是中性的,它不主動作惡,也不會主動行善,善或惡來自使用它的人。然而,那些夢想能擁有更多錢的人,希望賺快錢的人,往往因這種不切實際的期望引來更大的貧窮。

防守第一,是我投資上的座右銘
在經濟商學院的投資課堂上,我與81位同學分享投資,第一樣東西,不是教大家投資上場時如何進攻殺敵,更重要是如何學先拿好個盾,學習如何做好防守,做好防守,利潤就只是遲早的問題。

正如我很喜歡大衛‧史文森(David Swensen)的一句說話:「耶魯基金成功的奧秘不在於連續5年、10年,甚至20年的持續高回報,而在於貫徹始終的防禦、防禦,還是防禦。」防禦是我跟學生提過其中一件最重要的事,也的確希望更多人明白。也正如索尼創辦人盛田昭夫說過的一樣:「所有我們完成的美好事物,沒有一件是可以迅速做成的。因為這些事物都太難,太複雜。」投資也是一樣,對我來說,投資成功可以有一些方法,有一些法則,有一些技巧可依的,很多人也想迅速做成,不過更重要是它是一種長久良好習慣的結晶品,非一年兩年可做到的。

快錢可以迅速帶你上天堂,但絕對也可以很快帶你到地獄。但是,一個正確的投資心態更是千金難買的,太短視往往是很多投資者的通病,不能看得遠,整天想著明天就要賺十年內可以賺得的錢,這的確是不切實際的。

「棉花糖實驗」:延遲快樂,延遲富有
我很喜歡一個心理學的實驗。在1960年代尾,在美國知名的史丹福大學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學研究。進行此研究的是著名的心理學家華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他特別針對4歲小朋友進行了一項有關於「延遲享樂」(delayed gratification)如何影響將來人生成就的實驗。「延遲享樂」與投資成功一樣,不爭一日之長短,而在於未來長遠的成功。

富人與窮人思維
著名經濟學家阿比吉特·班納吉在《貧窮的本質》一書中提到:「富人與窮人思維最大的區別是當大家同時得到一筆錢,窮人會去買好吃的東西,注重當下的快樂。而富人則去買有營養的食物,去增加對自我提升的投資,更注重對未來長遠的投資。」投資和人生也是一樣,也要回歸投資的基本步,正如我的一位投資上的學生跟我說:「如果你在現在的工作和投資教學上得到滿足,這便是祝福。」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提醒,市場上教導賺快錢的KOL太多,多我一個也嫌多了,不如切切實實的把我認為有效且對的「慢的財富流」觀念帶給學生,而我也希望大家是長遠在好的基礎上成功下去,而不是整天想著或四出拜訪名師,以取得一朝暴富的絕學。

千里行,始足下,一步步,有序地,心安地累積財富,或許更為可取。



一切也是感恩,Be Grateful!

如果你也想了解如何有系統地建立一個穩健的投資觀,9月15日也有一期課堂,
可到:http://www.enlightenfish.com.hk/1stppiife42583_enrol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