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般人都是愛儲蓄,不愛投資?
老一輩的人大多愛儲蓄,認為拿著金錢最有安全感,他們有些人會把金錢放在床下底,或放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再年輕一點的老一輩,則認為把錢放在家中不安全,而且又沒有利息收,因此,放去銀行作儲蓄最好,而且又可以收到一點利息,算是不錯的理財方法,一步一步累滴,有一天都可以累積到一定的財富。他們都認為儲蓄是最好的理財方式,全因他們認為這是「安全」的方法,而投資請不要預他們,因他們認為投資是很有「風險」的事,因此他們不會作投資,見到「風險」就怕了。
一般人愛儲蓄,不愛投資,全因「風險」二字。
其實每一件事都有風險,風險是躲不了的,因此我們不是要去「逃避」風險,而是要好好「管理」風險。香港地鐵可算是全世界效率最高,而且一直認為是最好安全和可靠的鐵路,很少發生嚴重事先。但是,2017年2月10日發生的地鐵火災事件,造成多人受傷,令人看到都感到心寒,一直以為香港的地鐵是最安全,不會發生大問題的,但其實一樣都會有風險,一樣都會有災難發生。所以,難道我們因害怕地鐵會有火災或發生事故的機會,而我們選擇不外出,不去工作嗎?那肯定不會吧。
投資和人生每一件事都是一樣,一樣都會存在「風險」,行路都有機會仆倒。所以重點我們不是要逃避風險,而是要去正視它,好好管理它,把風險降到盡量低的地步。
那我們要做些什麼才能把投資的風險降低呢?
那我們要做些什麼才能把投資的風險降低呢?
巴菲特曾經提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說話:「交易市場不會原諒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
筆者記得一個很深刻的金融教訓,那是發生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危機。那時候,銀行界經常向客戶推介雷曼兄弟的結構產品,向一般的投資者推介:「買這只債券產品,穩陣過定期,一定沒有問題。」而且,當時雷曼兄弟的結構產品得到其中一家國際最大的評級穆迪給予A級的債務評估,因此投資人都相信「專家」的評定。一般沒有太多財務知識的小投資者,在銀行職員極力遊說,加上評級機構給予A級的評分,看似非常「安全」,所以把畢生積蓄投資於此。但其實雷曼兄弟的這種結構產品複雜到連銀行職員都攪不清,攪不懂是什麼,全因別人或「專家」說它好而走去買入,最後結果大家可想而知,不少人因投資雷曼而輸掉人生的積蓄,更有一些香港的名星是其中的受害者。
筆者記得一個很深刻的金融教訓,那是發生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危機。那時候,銀行界經常向客戶推介雷曼兄弟的結構產品,向一般的投資者推介:「買這只債券產品,穩陣過定期,一定沒有問題。」而且,當時雷曼兄弟的結構產品得到其中一家國際最大的評級穆迪給予A級的債務評估,因此投資人都相信「專家」的評定。一般沒有太多財務知識的小投資者,在銀行職員極力遊說,加上評級機構給予A級的評分,看似非常「安全」,所以把畢生積蓄投資於此。但其實雷曼兄弟的這種結構產品複雜到連銀行職員都攪不清,攪不懂是什麼,全因別人或「專家」說它好而走去買入,最後結果大家可想而知,不少人因投資雷曼而輸掉人生的積蓄,更有一些香港的名星是其中的受害者。
雷曼兄弟事件永遠提醒我一件事:「不熟真的不要投。」單靠專家講幾句,就走去買,其實風險是很大的,外表看似很安全,但你不了解而去投資才是「最大的風險」。這個世界永遠沒有便宜事,自己先多了解,多調查,多問才是減低投資風險的好方法。了解完,調查後,問了很多次,都是不明白的話,那就不如不投資好了。
在投資股票時,亦有一些可以降低投資風險的方法,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
(一)不明白的不去投
(二)不要全部身家拿去投資,投資是閒錢
(三)適量分散投資(不要全押注一支股票,分開幾支已有不錯的分散風險效果)
(四)經過深入調查才買入一家企業的股票
(五)把自己當成企業的擁有者,長線持有,不要因股價短期上落而買賣
(六)不要在股票市場極亢奮時買入股票
(七)平均成本投資
(八)不要過度自信或進取(投資市場很兇險,不要天真地認為自己可以打敗大部份人。)
(九)買入一些有穩定經營史的企業
(十)不要盲目信「專家」,靠自己多學習,多思考,多發問
等等…
最後,投資和人生一樣,風險都是一定會有的,我們不是要「避之則吉」,而是應好好管理「風險」,投資有機會令你致富,風險是一定有的,如果你能好好與它相處,它會給你帶來更多的回報。其實,不投資只儲錢,在現今的低息和銀紙不停印的年代,一樣都有不少的風險,通脤會吃掉你一部份的金錢。
所以,要致富,就先要好好學習投資,增進自己的財商,學習如何管理好「風險」。
所以,要致富,就先要好好學習投資,增進自己的財商,學習如何管理好「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