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英國脫歐 危中有機



英國脫歐 危中有機

我對英國最近脫歐是感到有點意外的,英國脫歐後所帶來的振盪亦是相當強烈的,但當大家冷靜下來後,其實我覺得所帶來影響又不是想像中那麼大。既然已成事實,不如想想往後世界的發展會是如何,我認為英國脫歐為香港帶來「機」多於「危」,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歐洲問題多,轉移選穩定市場」
首先,歐洲本身已經問題多多,歐債問題,恐襲問題和難民問題等已經令到歐洲的領袖疲於奔命去處理,英國脫歐更令本身已經「很痳煩」的歐洲變得「更痳煩」,令人對的她的「前景」更感憂慮。我相信投資者會「捨難取易」,轉移選穩定市場,相信現時香港和美國都算比較起其他市場來說,已經算是比較穩健的市場了。

中國暴力救市,失大家信任
在「中國式的投資」中,我們見識過什麼叫「有投機,冇投資」的市場。在2015年中國股市出現瘋狂的大時代,全民訓身抄股,連我在2015年時,在內地過新年時,親戚們都罕有地談論大家有沒有買A股,可見「全民訓身抄股」進入了每個階段,體現了巴菲特「別人貪婪時我恐懼」的情況,結果在4月的時候出現急瀉,中國有關當局出來強勢救市,誰不知「熔爐機制」本用來救市,結果變成害市,中國股市出現愈救愈跌的尷尬局面,可說是「很難看」。結果,外國人對中國股市失去信心,可悲是連自己中國人都不太相信自己的市場。

人民幣貶值
加上,在人民幣近期不停貶值,港元與美元掛鉤出現強勢,內地人為了找尋保值又穩定的投資,香港成為了出路。近日「滬港通」使用額度接近新高,證明了這個看法是正確的,的確有更多「北水」正在南下,令更多資金走進香港市場。

「量寬」可能再成出路
現今世界問題「多蘿蘿」,本身想加息的美國都要「停一停,諗一諗」,歐洲或其他國家為了救市,可能引發新一輪的「量寬」,「量寬」不是最好的應對問題的方法,但現今各國有的方法可說是不多,「量寬」可能再成各國選擇的方法,到時市場上的資金又會再多起來。

最後總結,因外圍都太多問題,香港相對是比較穩定的市場,我長遠是看好香港這個市場的,「機會」比「危險」多

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我希望作「拋磚引玉」,希望聽聽大家的意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理財七式(第四至六式)



理財七式(第四至六式)

(四)買有價值的資產
巴菲特說過要持有十年或更長都不會怕的公司,要持有十年或更長都不會怕的公司,重點在於公司的「價值」,簡單一點說,即是買「有價值」,「有錢賺」的公司。

什麼是有價值的公司呢?

我建議大家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找尋有價值的公司:
1)行業的龍頭公司,例如:電動車龍頭公司Tesla和比亞迪
2)擁有好的管理層的公司,例如:港鐵、領展、中銀
3)擁有經濟專利的企業,例如:港燈、中電、煤氣
4)擁有護城河的企業,別人不易進入競爭,例如:港交所
5)擁有大量有價值的資產的公司,例如:領展或其他REITs
6) 擁有專利或獨有知識的新經濟形公司,例如:科技公司騰訊、Facebook

「優質公司的股票不會平,平的股票不會優質」

我是幾同意這個說法的,優質公司往往賺錢能力都非常好,公司盈利有持續性,自然令股價穩步上升,因此很多優質公司「貴」得是有道理的,全因背後有好的基本面和好的業績作支持。所以,「有價值」的公司買貴了一點都不要緊,最重要是公司長遠有沒有增長和賺錢的能力,如果有的話,不妨先買一小注試試水溫,如眼光沒有看錯,便再往後分段買入。

有一個小的秘訣,大市每隔一陣子就會有「大減價」的時間,趁大跌市時,會更易以較平的價錢買入「有價值」的公司,或等「有價值」的公司出現獲利回吐盤時,都會出現較佳的時機,可供買入。

(五)需要耐性
買入「優質公司」的股票為投資奠下了成功的第一步,之後便需要作「長線持有」,才會為投資帶來豐碩的成果。時間是投資者的好朋友,我不太懂得投機抄賣,工作關係,亦沒有時間讓我進行超短時間的抄賣,加上始終覺得超短時間的抄賣風險不少,對於心臟小的我來說可能承受不了這種刺激,因此我喜歡長線持有」股票,因此買入「優質公司」,便可以讓我放心長期擁有她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間公司要發展和成長都需要時間,例如你投入10萬投資一間優質的公司,你應該看得長遠一點,不要因一兩天,一兩個月的波幅而影響你的決定,如果是好的公尺長遠一定為你帶來好的回報。試想一想,如果你十年前買入領展、中電、煤氣或地鐵,今天相信會為你帶來可觀的回報。

「好的樹木,總有一天結出好的果子」,相反,如果發現自己買入的是壞的樹木,正在枯竭,應該要狠心把它斬掉,不要再浪費時間去打理它,而應選過另一棵樹木種植。買入有長期而穩定派息紀錄的好公司都值得長線持有,時間是複利率的好朋友,要發揮最大的功效,需要考驗執行者的「耐性」和「眼光」,作長線的投資,才可讓「雪球效應」發揮作用。

(六)追求平穩回報
投資中,我會以巴菲特提出的「不輸掉本金為大前題」,在可控風險的情況下,賺取合理和平穩的回報。

我自己定立每年的投資回報為7-10%,這個投資回報的目標,我認為不太高,亦不太少,適合我這種比較保守型的投資者。在平穩的回報目標下,我不會作出很高風險的投資動作,因為我知道我追求的是怎麼樣的回報,因此我不會在知道有機會賠上$2,而用$10去賺$1的回報。每個投資動作,都以「穩陣」行先。

大家不要看少每年7-10%的回報,在複利的威力下,如果每年能夠賺取9%的投資回報率,在連本帶利繼續投資的情況下,整個投資組合便可在8年的時間內做到翻一倍的成績。我自己覺得「穩中求勝」比大起大落更好,一年賺一倍,第二年又蝕回一倍,到頭來得個吉,不如穩穩定定,追求平穩的回報更好。


最後一式賣個關子,由於有點眼訓,過一兩天再打埋最後一式同大家分享。


第一至三式,可看回之前文章,理財七式(第一至三式)

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投資陣容(買賣球員篇)





投資陣容(買賣球員篇)

在足球上,球會只可以在一年內的特定時間作買賣球員的動作,但在股票上則基本上每天都可以買賣股票。對投資者來說好處是,自由度很大,隋時都可以做買入賣出的動作,但自由度大都可以造成一個問題,就是買賣太頻繁,賺不到錢之餘,更蝕了買賣股票的手續費。因此買賣股票不能太頻繁,經過深思後,精選出10-15隻股票後便應該中長線持有,才能慢慢做出成績來。

我的陣容,在近幾月的調整和實戰經驗下,陣容已確立得七七八八,對此陣容有信心,以下作一些簡單的分享。

買入:
香港電訊SS作為後防一員(派息穩定,以本地流動電訊和固網為主,收入穩定,收購同業CSL後,令市佔率進一步提升,對盈利有正面影響)

買入:
舜宇光學作為替補前鋒(長遠看好手機的需求,對鏡頭的需求都樂觀)

賣出:
匯控(長遠歐洲問題多,吃息的話情願用本地銀行股(中銀)代替)

未有買入:
經過一些考慮後,沒有買入
港交所(因覺得深港通帶來的刺激只會很短暫,故事性不足,大市成交不足)
友邦(有上升動力,但感覺有點慢,而且息不高)

龍門:
煤氣移向打正選龍門
盈富作替補龍門


現時本人的球隊持有13名球員,本人覺得不宜超過15位,除非投資者有很多時間研究不同股票,否則不能對每家公司有比較透徹的認識。

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

資金避風港(2):以守為攻




資金避風港(2):以守為攻

英國今天的脫歐公投,終於有了結果,結果是脫歐。美股昨晚仍開開心心慶祝,以為英國今天的公投會留歐,今早香港開市曾升過少少,但隨著公投顯示,脫歐的票數開始多過留歐,大家才心感不妙,由二百幾點開始瀉至中午的一千點,真的有點嚇人。

我在匯控開始下跌至$49.4時,把剩餘的少量匯控股票全數放出,正式與她分手,有時分手要狠一些。

英國脫了歐,不代表問題已完結,正好剛剛相反,問題才剛剛開始,就是歐洲問題會愈來愈多,英國踏出脫歐的第一步,可能引起骨牌效應,引起更多歐盟國家對歐盟的不信任,就算問題不是「世界末日」,但歐洲將來要走的路將會很困難。歐債問題、難民問題、恐襲問題,到今天英國脫歐,問題愈來愈複雜。

在現今大上落市,不穩定市的當中,我會採取「以守為攻」策略,繼續在做好防守的前題下,不傷元氣的前題下,再慢慢進攻。

繼續持有/增持:
1)      純本地公用股:如港燈SS,香港電訊SS和煤氣(有部份內地的投資)等
2)      REITs:如領展,越秀房託
3)      強勢股:趁回落機會,分段買入騰訊,舜宇等強勢股
4)      要收息不如直接買公用股或REITs,不會像匯控和內銀問題那麼多。

暫時遠離:
1)      歐洲股:歐洲問題太多,久不久又出問題。
2)      內銀股:債轉股問題,不是良好的解決方法,繼續養住一些「疆屍企業」,只把問題拖延。

2016年6月22日 星期三

強者愈強,富者愈富




強者愈強,富者愈富

在現今比較亂的世代下,有一樣東西沒有改變,就是「強者愈強,富者愈富」;窮人如何?當然是愈來愈貧窮。在「資本主義」充斥世界的遊戲規則下,貧富差距一直在拉闊,沒有半點收窄,有錢人用盡各種「財技」奪取世界的資源,財富愈來愈多;窮人沒有方法去改變現狀,變得愈來愈貧窮。

「馬太效應」典出《馬太福音第1312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在信仰上是說,你愈為神付出和擺上更多,不吝嗇與神分享,神會愈多加給予你,信仰指的不一定是財富。但在經濟學上,馬太效應為「強者愈強,弱者越弱」之現象,即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如果應用在選股上,我們不難發現有些股票都有出現「強者愈強,弱者越弱」的情況。簡單的一個例子,「強者股」騰訊在新經濟情況下,愈升愈有,愈貴愈升,可謂「升吾停」;「弱者股」如賭業股,愈跌愈有,愈買愈跌,可謂「吾知個底係邊度」,「貪平買,隨時有排輸」。

一些強勢股,例如騰訊、領展為什麼可以一直保持「強者」的地位,是她可以運用自身很多的優勢,例如財力、品牌效應、議價能力和規模效益等等保持自己的強勢,除了「自身」的優勢,加上「大勢」的幫助,大環境亦利好她的發展。例如科網巨企騰訊,本身在國內科網的地位暫不可動搖,最近又向外收購外國的大型手遊公司Supercell,擴闊自己在中國,以至世界的手遊強者地位,可謂愈來愈強。領展則是本地民生商場的龍頭大哥,本地商場收入穩中向上,持有的資產全部很有潛力,盈利潛力仍有很大空間,加上不太受國際環境的影響,現今「不受國際環境影響」已經是一種優勢。

弱勢股如賭業、內銀和受歐洲影響較大的公司都不宜太過進取留意,即使有一些股票股息吸引,但小心因小失大,「弱者」始終都會很易受不同的消息影響,很難擺脫「弱者」的角色。

「強者愈強,弱者越弱」在現今愈來愈複雜的世界裡顯得愈來愈明顯,世界正走向貧富兩極化,我們是世界的一員,無奈都要跟著這個「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來玩。

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每天留4%的時間給自己



每天留4%的時間給自己

在香港,如果你是「打工仔」一名,相信你都會明白什麼叫「忙過隻狗」,工作壓力逼人,如果你有頭家,又要供樓或租樓,你一定會明白什麼是「香港式的生活」:得個做字。在揹住頭家和樓的情況下,無收入,壓力可真不少,所以老闆叫你做的事,你都會埋頭苦幹,仆心仆命去做,為了取悅老闆,為了有工作。

工作佔了很多香港人每日40-50%以上的時間(10-12小時)30%時間(7小時)用來訓覺,每天剩下給自己的時間只有20%,如果不幸要經常加班或應酬的話,剩下的時間可能更少。有家庭負擔的,照顧孩子和做家務又用去一些時間,真正剩下給自己的時間又有多少呢?

每天留4%的時間(即1小時)給自己,看看書、看看電影、計劃一下將來(理財計劃)和做做運動,可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記緊,雖然看似不可能,但仍要好好地計劃一下,盡量每天抽出一些時間給自己安靜一下,做做自己喜歡的事,與父母和太太談談天,與孩子輕鬆地玩一玩。

工作是我們生活不可避免的一部份,但它不是我們的所有,如果你把青春的歲月全投入在工作,你會發現在最後你會失去了很多東西,可能是你的健康、家人或更好的未來。至少你的老闆不會關心你退休後的生活如何,他更關心你能否為他多賺一點錢。

我工作時很努力,而且盡量熱情投入,老闆亦對我肯定,這是我在工作的時候應有的表現。我每天工作結束後,便可以休息,做做自己喜歡的事,看看新聞,看看書,做做運動,唱唱歌,與家人和太太吃飯,這是辛勞工作後應該擁有的事,而不是一直工作,直到永遠。

每人的情況都不同,但記得無論有多忙,都要愛自己,愛家人多一點,不要只顧愛工作。如果只顧努力低下頭拉車(工作),而不抬頭望一下前路是如何,遲早會推牆,所以除了要努力拉車,亦要定時抬頭望一下前路,看看你的「標杆」在那裡,還有多遠才到達。

加油,朋友們!

2016年6月19日 星期日

10,000瀏覽量有感



10,000瀏覽量有感

在大約三個月前的某一天,誤打誤撞的情況下,在網上看到唐勤兄止凡兄一些有關「財務自由」的blog文,我看了後,令我對「財務自由」有了多一份的認識,自己都很想繼續去學習。因此在往後的三個月,直到今天,自己都不停學習,看blog友的文章、看書和看youtube片等等增進自己的財商。

加上,在止凡兄的鼓勵下,自己都開始了學習寫blog的習慣,把自己所學的,整理後再寫出來。寫blog除了可以分享知識,自己亦有很大的得益,能把自己學到的,有條理有組織地打出來,自己會更深刻一些,亦方便日後自己「溫故知新」。

blog至今快到三個月了,至今一共寫了二十多篇的文章,blog亦到了10,000的瀏覽量,雖然不是什麼大的成就,但感謝大家的支持,令我有動力寫下去。自己比較開心的是,比較多人留意的是我的《投資陣容》系列文章,對大家都有一些刺激,可能很多投資朋友都是足球或運動愛好者吧,因此特別易引起大家的共鳴。

另一樣開心的是,在此可以結識到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行這條「財務自由路」。

投資的路是一生的,需要平常心,需要耐性,亦需要與世界保持接觸,了解和閱讀,亦需要不停在實戰中累積經驗,檢討得失,與時並進,增進財商。

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巴菲特的「3M」投資法則



巴菲特的「3M」投資法則

我的選股很多時都是參考巴菲特的3M投資法則,以下作出一些分享,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多了解選什麼股和什麼時間買入此類股比較好。

大家可以簡單地記著三個M和三張圖。

1.     Management 企業管治
→按自己「能力圈」選好公司
→留意公司的管理層理念、作風和過去表現等
→看股東回報率(ROE),愈高愈好
→留意公司的負債情況和現金流情況

2.     Moat 護城河
→護城河代表好的防禦力,不易被其他公司入侵,其他企業較難搶佔其市場,能夠保持長遠的競爭優勢和盈利能力。
→擁有壟斷市場的地位
→擁有品牌價值
→擁有經濟專利
→例如:港交所是香港唯一法家的交易所,沒有其他企業可以加入搶佔她的市場,港交所基本上是擁有寬廣的護城河。
→擁有寬廣的護城河的公司,相信長遠的競爭優勢和盈利能力都是強的,可以或值得長線持有,當然仍要定期留意公司的發展和變化。

3.     Margin of safety安全邊際
→能在好的時機買入好的公司股票,能夠賺錢的機會會高一些
→當股價低於其內地價值時買入,便享有安全邊際。
→例如一間公司的真正內在價值是1元,你以0.5元買入,便擁有0.5元的安全邊際。
→公司的股價有時不一定因公司的基本面有變而升跌,有時會隨市場的氣氛而起跌,因此需要有耐性,等待公司股價進入安全邊際區域才考慮分段買入或增持,令自己的勝算高一些。
→有時要在安全邊際區域買貨,還需考投資者的勇氣和眼光,因為有時的確會怕「低處未算低」,但一間好的公司,除非是基本面大變,否則不應該一直下跌不會上升。


沒有一種方法是完美的,包括巴菲特的3M投資法則,但總會有一些值得參考的地方。

多謝大家支持,多多留言,一起交流,你們的支持是我寫文章的動力,喜歡這種互動,一起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長知識^^

祝大家都能成功。

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投資陣容(中場篇)




投資陣容(中場篇)

投資陣容的文章來到最後的中場篇了,在之前講過後防篇、前鋒篇和龍門篇,大家有興趣可以看回之前的三篇文章(下面有link),可以了解當中,我是如何設立自己投資陣容,每個部份(前、中、後和龍門)都各自的功用和角色,使大家可以從多一個角度建構自己的投資組合。

投資陣容文章出來後都引起一些網友的興趣,引起大家的聯想和創意,之後亦見到有一些同樣喜歡足球的網友都嘗試砌出自己的陣容,這是一個有趣的交流,為此我亦感到很開心。
說回今次的正題:中場篇,在足球裡有一句說話叫「得中場,得天下」,說明了一個強大的中場對一隊球隊可以說是很重要,是全隊的「心臟」位置,一個有活力的中場,可以使全隊都展現出活力,做到串連前場和後防的作用,在中場有一個叫「10號位」的位置,即全隊最重要的位置,可以說是全隊中最好波的一個。

在投資當中,我會放騰訊(0700)於這個「10號位」的位置。大家都知道騰訊是股王,不單止散戶喜愛,大戶基金基本上很多都持有此股,喜歡她的原因不單因她是股王那麼簡單,而是她有很好的業績在背後支持。騰訊控股(00700.HK)發佈截至2016331日的未經審核綜合業績,其一季度收入319.95億元,同比增長43%;淨利潤91.83億元,同比增長33%;按照非通用會計準則,淨利100.32億元,同比增長39%。一間如此大的公司,同比上年淨利增長39%,可以說是十分厲害,難怪股價升到如此高,仍有得升,皆因有業績作支持。雖然我愛上騰訊太遲,但只要她仍有增長動力,我仍會在她抵買時,分段買入多一些。
中場另外兩隻,我會放入友邦(1299)和港交所(0388),友邦在東南亞和中國的保險增長仍然強勁,潛力仍大,2015業績仍算不錯,友邦保險(1299)公布2015年全年業績,截至11月底止純利為26.91億美元,按年倒退22%,遜預期,末期息大增50%51港仙,全年總派息為69.72港仙,上升39%。友邦業績雖遜色,但新業務價值(按固定匯率計算)仍增長26%21.98億元。友邦的公司的管理層亦不錯,公司以穩定的保險業務為長期的增長的主要動力,不太花心機做無關本業的事。友邦我持有不多,旨在持有少少,讓自己可以繼續留意她的發展。
港交所(0388)有擁有的壟斷地位,擁有經濟專利,有好的護城河,香港唯一的交易所,沒有其他可以代替。對比20156月時的高位$300,一年後的今天,股價是$183,下跌了約四成。現時對港交所不利的因素是成交量不高,平均一天都是500-600億左右,對比「大時代」時,千幾二千億,真的是比下去,所以現時的成交量不足,難以維持股價有上升的動力,現時都是抄作「深港通」的出台,對港交所有利,但我覺得港交所仍未有上升的動力,因此我都會繼續留意她的發展,有機會買入一些,中長線持有。
騰訊(0700)、友邦(1299)和港交所(0388)都是好的公司,有一定的份量,因此我會放她們成為我投資陣容內的中場位置,令中場保持很好的活力,成為一台中場發電機。如何平衡前、中、後和龍門之間的角色和所佔比例都是一個好學問,留待一個空間讓大家去發揮吧。
投資陣容一連四篇,今篇來到最後了,實在多謝大家的支持和喜愛。
祝大家的投資路上都羸多一些波!^^


投資陣容(防守篇)
References: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303218

2016年6月13日 星期一

資金避風港:公用股與REITs




資金避風港:公用股與REITs

在最近英國公投是否脫歐的陰霾籠罩低下,環球股市都出現了不安的情緒。在英國最新的民調顯示,「支持留歐」與「反對留歐」的支持度仍是不相佰仲,英國會否脫歐,仍然有一半機會會發生,所以「驚」都是正常的。

作為一個投資者,我當然希望英國留歐,但不到我決定,還是留回給英國人決定,兩日後自有結果。

脫歐的陰霾籠罩下,今日港股一度跌超過600點,最後跌529(-2.52%),在市場氣氛比較差下,公用股與REITs再次成為資金避風港,後防陣容內的領展(823)更成為逆市奇芭,升0.3%,報51.05,接近新高。另一後防公用股港燈SS(2638)亦只是輕輕下跌0.145%,,抗跌力比較好。

我的另一後防REITs大將越秀房託(0405)都只是下跌0.915%,而煤氣(0003)則要下跌2.436%

在大跌市中,後防表現出不錯的防守力,往後我仍會以增持防守股為主,而中前場表現則可謂一般,但幸好後防佔投資組合比例較大,令整體損失不致太大,會繼續維持此投資組合,以應對不同情況。

2016年6月8日 星期三

理財七式(第一至三式)




理財七式(第一至三式)

(一)未開源先節流
開源即增加自己的收入,人人都想,但說容易,做卻有一定困難,在未找到方法增加收入時,節流反而是自己能夠控制得到和較易做到的。我不建議節衣縮食的節流方法,有些人為了慳錢,連早餐都不吃,最基本的使費都慳掉,確實是有點極端。有時侯,適當的買些自己「想要」東西給自己,能使自己更有動力走「開源節流」的路。

我自己則喜歡過簡單的生活,手機有得用便足夠,別人一年換一次手機,我三年換一次,可以省下的錢雖然有限,但當你在十件事上都有這種「節制」的心態,出來的效果就可以與別人有很大的分別,差距都會慢慢拉遠,儲蓄到的錢會慢慢多起來,再把儲蓄到的錢買入優質的「資產」,形成一個「錢搵錢」的良性循環。

詳細有關節流的方法,可以看回致富前要學懂的第一步

(二)選股選龍頭
要買入優質的「資產」,又應該買什麼呢?投資股票最多人會問:「買哪一隻股票好?」我自己則喜歡選板塊中的龍頭企業。龍頭企業是指在某個行業中,對同行業的其他企業具有很深的影響、號召力和一定的示範、引導作用,並對該地區、該行業或者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龍頭企業有一些特別的優勢,包括具規模經濟效益、帶動能力強、定價能力較強和產品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等等。例如科網龍頭騰訊、泛亞地區最大獨立上市保險集團友邦、內地體育龍頭安踏和內地電動汽車公司比亞迪等等,表現都吸引到很多投資者的注意力。

每一個板塊都有自己的龍頭企業,投資者要按自己的「能力圈」去選股,不要盲目去選龍頭,要留意有一些不合時勢的板塊要暫時避開。另外,要否去選一間公司,最重要還是要看該公司的前景,未來5-10年的發展和賺錢能力,今天的龍頭不代表明天都是龍頭,還需定期檢討公司的基本面是否有改變。

(三)平衡組合
選好了股票後,亦要留意個股在整個組合內的角色,發揮什麼的作用。林本利說過「七板塊十股」,即要分散投資在不同的板塊之中,每個板塊選1-2家公司,分散投資的風險。我是比較保守的投資者,自己喜歡建構一個較平衡的投資組合,減低風險。在我之前的文章<投資陣容:防守篇>都有分享過,我喜歡在投資組合內加入收息股(例如REITs)和公用股加強組合的防守力,在大跌市時,一般抗跌力會較強。REITs和一些公用股例如港燈SSREITsSS這類「信託股票」有明文規定,只要公司賺錢,就要把大約九成或以上的利潤分派予信託單位的持有人,因此派息是很有保證。REITs領展(0823)和越秀房託(0405),公用股煤氣(0003)和港燈-SS(2638)佔我投資組合中的比重不少,為我的投資組合打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當打好了一個穩固的基礎後,我希望增加組合的進攻力,做到攻守兼備,因此我會加入一些未來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公司,這些公司股價波動可能會較大,例如科網股金山正在努力轉型去「雲」業務,需要很多資金的投入,「雲」業務在將來有很大的市場,如果金山能成功立足「雲」業務,未來的收成會很值得期待,但畢竟仍是投資期,成功與否仍存在未知之數,有一定的風險。但我在了解過公司的業務和理念後仍投下信心的一票,但若果公司往後2-3年的基本面有變,我仍會止蝕,承認錯誤。

每隻「進攻型」的股票都不會超過我整個投資組合的10%,即使是做錯了決定,即公司的表現長期未如理想,單一投資的虧損都不會為投資組合帶來災難性的影響。我自己亦喜歡最多留有20-30%的現金作適當準備,當有一個大機會來到時仍有能力作出部署。

稍後再分享其餘四式,多謝大家支持。


理財七式(第四至六式)都已寫好!
http://purposelife42583.blogspot.hk/2016/06/blog-post_28.html

2016年6月5日 星期日

是時候換上「富人的腦袋」




窮人與富人思想上的分別

一、自我認知。
窮人好少諗如何去賺錢及點樣才能賺到錢,好聽D係「安貧樂道」,唔好聽係「不思進取」。
富人天生強烈賺錢欲,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致富。

二、休閒。
窮人認為「食少多覺瞓」,寧願花時間睇《大長今》,仲要加入《大長今》熱去吃韓菜。
富人冇興趣睇肥皂劇,只會動腦筋《大長今》熱中賺一筆。

三、交際。
窮人喜歡同窮人做朋友,心理上排斥有錢朋友,唔係有錢朋友睇唔起佢,而係自卑心作怪,結果只研究邊度有廉價套餐、邊間百貨公司大減價……。
富人交際往往研究股市點睇、匯市點睇、樓市點睇、邊處有錢搵。結果窮人只知邊度有廉價套餐邊處大減價,富人卻知道邊度有錢搵。

四、學習。
窮人學手藝,以便一技旁身天下通行;
富人學投資,懂得錢搵錢。

五、時間。
窮人嘅時間唔值錢,可以跑遍港九新界去買廉價貨慳番幾十蚊,但浪費咗一整天時間。
富人嘅閑,閑在身體,例如打高爾夫球其實係傾緊生意,腦袋冇一刻停過;窮人嘅閑,閑在思想,忙着去麻將桌上摸幾把或研究馬經。

六、金錢態度。
窮人經濟觀係節省,勤與儉,慳得一萬就係一萬,甚至投資亦離唔開「雞生蛋」理論。例如我老曹2002年叫人買金,唔少人回答冇息收,佢地估唔到金價三年升值 50%(由二百八十美元升至四百二十美元),而斤斤計較雞會否生蛋。幾多股份雖然冇息派,但一年股價上升100%,窮人一聽到冇息派已冇晒興趣。

七、激情與感情。
窮人只有感情,聽完新馬師曾唱《萬惡淫為首》便流淚兼捐錢,感情太豐富兼有代入感,好易受感動。富人卻不易受感動,例如1989年六四事件居然認為滿街鮮血係入市時機。

八、自信與自卑。
窮人自卑,有D錢便穿名牌戴名錶揸名車才能增加自信,十分介意人地點睇自己。
富人自信而不自卑。李實發係典型例子,藍色西裝十年如一日,戴精工表,飲自己公司屈臣氏售賣嘅廉價紅酒……。以前郭得勝又係另一例子,永遠坐日本車,因為慳油……。呢份自信令佢地喺光景不佳時唔悲觀,喺繁榮期亦只謹慎樂觀;反之,窮人喺繁榮期亂花錢,喺衰退期呼天搶地。

九、習慣。
有個富人見自己親戚太窮,送咗一隻牛畀佢。窮人滿心歡喜,但諗到牛要食草,結果將牛賣掉,買D雞嚟養希望生蛋,結果幾天劏一隻雞嚟食,一年後富人去探望佢,佢依然故我仍然係窮人一名;窮人嘅習慣今朝有酒今朝醉。
原來富人自己年輕時亦冇錢,辛辛苦苦儲錢買隻牛,然後到處帶隻牛去食草揸奶賣,賺到錢便買羊生羊仔賣錢,然後開農場,最後變得富有。富人以為送隻牛畀親戚可令其發達,但唔明白窮親戚未養成儲蓄與投資習慣,每年送佢一隻牛亦無法脫貧。

十、上網。
窮人上網搵娛樂,富人上網搵投資機會。結果窮人愈上網愈窮,富人愈上網愈富。

原文取自:http://money.softbath.net/stock/articles/poor_and_rich.htm

--------------------------

曹Sir對富人與窮人分別的分析十分到位,簡單而生動地說出了富人與窮人最大的分別,是在思想上,引致在行動上都出現很大的不同。

相信人人都想做富人,第一步要先要換上一個全新的「富人腦袋」,想富人所想的,做富人所做的,相信思想上的轉變,會帶來真正的改變。

「富人的腦袋」:
1. 富人天生強烈賺錢欲,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致富。
2. 富人把握每個搵錢機會。
3. 富人交際往往研究股市點睇、匯市點睇、樓市點睇、邊處有錢搵。
4. 富人學投資,懂得錢搵錢。
5. 富人嘅閑,閑在身體,例如打高爾夫球其實係傾緊生意,腦袋冇一刻停過。
6. 富人不會斤斤計較,只要有錢搵,便要把握。
7. 富人卻不易受感動,理性分析,例如1989年六四事件居然認為滿街鮮血係入市時機。
8. 富人自信而不自卑,不用爭著show off。
9. 富人養成儲蓄與投資習慣,富人養雞生蛋,蛋再養成雞,更多雞生更多蛋,生生不息,不會隨便殺雞。
10. 富人上網搵投資機會。

你準備好換上「富人的腦袋」?

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為什麼要投資?




為什麼要投資?

最近看了本地一位比較出名的經濟學者林本利的著作<<理財有道:金融海嘯的反思>>,當中有一些驚喜的發現。以前認識林本利這個名字,只知他出了很多中學的經濟課本,今次有機會看他的書,原來他是草根出身,但憑著自己的努力,考入大學,主修經濟,之後更完成博士學位。

在書中,看出他的謙虛,不平凡的一生但卻充滿老一輩人的實而不華的特質,驚喜地發現原來他是一位基督徒,我同樣是基督徒,他對信仰的價值觀很好地融入去投資當中,對我有很大的啟發。畢竟在教會界內說投資,往往會比人貪錢的感覺,與信仰有衝突,但如果真正明白投資是什麼的一回事,其實投資與基督教的信仰是沒有衝突,兩者其實可以相輔相承的。

我看書都比較喜歡看本地前輩們的著作,因為大家都是香港人,說話和經歷都比較容易明白和理解,看過的著作來自包括曹仁超、曾淵滄林本利、龔成、止凡兄和鍾記等等,每位前輩都有其過人之處及值得學習的經驗,對我在投資路上的知識有很好的提升,當然學習是一生的,往後仍會努力,隨時代進步。

最後講回投資為了什麼,林本利的解釋挺好的,令我對投資有更好的了解。

「投資是把儲蓄起來的收入,用作創造更多的將來收入。換言之,若要在將來獲取更多的收入,我們便要犧牲現時的消費。我們牲現時的消費,是為了未來得到更多的消費。

看似十分簡單的理財之道,又有多少人明白,而且又能付諸行動呢?

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投資?學巴菲特。






學師?學巴菲特。

以前記得我哥哥經常跟我說要多看書,我的回應是:「我完全無興趣看書,所以不看了。」我哥總是有點沒我辦法的感覺。但人會轉變,當找到自己的興趣和目標後,你就會有動力,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向目標進發。

自己的目標是希望每月最少看一本書,一年就最少有12本了,總比以前一本都沒看有進步了。哈哈!

之前一直有去書局買入一些本地知名理財人的書看,當然是獲益良多,愈看愈起勁,但買書始終都要成本,借書則又能增加知識,又可以省回一些錢,是一舉兩得的做法。當然有一些好書,還是值得自己擁有一本。

趁今天難得放假,大清早便走去很久都沒有去過的圖書館看書和借書,借了幾本巴菲得的書,有一本很簡單的小書,精簡說出巴菲得投資的理念和心得,簡單易明,獲益良多,自己作了一些簡單的筆記,跟大家分享一下。

記得第一本看學習價值投資的書,是止凡兄的書,看完後有所得著,我都打了一些筆記,之後止凡兄都鼓勵我多寫blog,總結知識,培養寫作習慣。多謝他的鼓勵,不知不覺我都寫了第22篇的blog文,能夠堅持下去,是找到目標和興趣,亦多謝很多blog友的留言支持和一起的無私交流,多謝大家。

書名<< 巴菲特100條投資法則>>
1)     讓錢為我工作
2)     投資不用太複雜
3)     不要太貪婪
4)     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5)     只投資不投機
6)     勇於承認錯誤,為錯誤止蝕
7)     要冷靜,獨立思考
8)     要有健全知識,多學習
9)     不要急功近利
10)  要有自律性
11)  要有自制力,要有耐性
12)  用時間鑽研,學習
13)  不熟悉,不投資
14)  不要盲目跟風
15)  寧貴買優質公司,好過平買垃圾公司
16)  在自己的能力圈內做好
17)  理性分析
18)  不要時常去看股票漲跌,你看得愈多,愈容易陷入思想混亂。
19)  作一個大方向安排,按計劃行事。
20)  恐懼與貪婪往往使股價高於或低於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
21)  要有損失的心理準備,用投資組合保持整體利益
22)  股票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秤重機。
23)  不要短線操作,投資是長期
24)  可口可樂的成功提示:長期擁有它。
25)  追求複利:1.足夠長時間 2.穩定的收益率
26)  機會來下大注,其餘時間不下注,要有現金在手,等機會
27)  不要波段操作:是神做的,不是人做的。
28)  機會常在:不要因錯過一兩次機會而著急
29)  不要買賣頻繁
30)  危機中尋寶:大跌市中買入好公司
31)  止蝕,當公司基本面變差
32)  買入股票時最好留有安全邊際:買入時的股價低於其實際價值
33)  保住本金
34)  市場無規律:不用預測,按自己計劃投資
35)  與市場情緒隔離
36)  利用市場情緒
37)  善用平均投資法
38)  保持投資限額,不要全數金錢拿去投資
39)  代入成為公司的持有人
40)  選行業龍頭
41)  選好管理層
42)  選擁有經濟專利企業
43)  選有護城河企業
44)  如冇時間研究公司,不如買指數基金,與大市同步
45)  謹慎為上:寧願得到一個可確定會實現的好結果,也不追求一個可能會實理的偉大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