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1日 星期六

理財的良性循環



理財的良性循環


年輕人應該趁早養成正確的理財觀念,愈早明白和養成,對將來財務穩健愈有幫助,可惜我們的成長和教育都很少教育我們這方面的知識。

現今比較多人認同和行動的「正常」社會風氣是「及時行樂」和「享樂主義」,年年旅行,換最新手機,食最好的,用最好的,買名牌等等都是「理所當然」,因為大部份人都這樣做,你不跟著大部份人走,你在別人眼中是「不正常」,但「正常」不代表正確。

我一樣喜歡用最好的,買最好的,買名牌我都會,因為有些名牌的確物有所值,十分襟用,例如我會用各一千多元買一個G字頭的背包和S字頭的手表,手表戴了約十年依然沒有問題,背包用了幾年依然日日用,沒有破損,未來仍會繼續用,直至破爛了。買名牌,我都會買,只不過是買的次數不多,夠用便可,什麼是需要,什麼是奢侈,我是能夠分辨的。

網上見過一位朋友分享,過一個「極簡而不節儉」的生活,內容如下,我是十分同意,因我都是過著這樣的生活,而且是樂在其中。

節儉是用最少錢求生存,極簡是用最少東西過最好的生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Dave Bruno的百項物品挑戰 (100 thing challenge),把生活上不必要的東西全丟光,只剩下100東西過生活(牛仔褲一條,內褲兩件,牙刷一支…),只留最需要跟最好的,反而才能享受真正的物質生活。

選擇極簡生活跟財富多寡無關,臉書創辦人小札,即便身家數百億元,還是只穿T恤牛仔褲,不過他自己說:相同T恤有好幾件,並非網路流傳的從不換洗。
原文: http://funusstockmarket.blogspot.hk/2016/02/blog-post_20.html


多年來,我都是用這種的用錢方式生活,生活質素一點都不差,但又可以令我儲起不少的收入。直至近半年,對理財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我亦開始動用這筆省下的金錢作投資,學習展開我的一個「理財良性循環」

「收入(金錢)可以去買好的資產,資產又會隨時間產生收入,再用收入去買更多資產,產生更多的收入,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如圖)」

我由儲蓄「金錢」,學習慢慢變成儲蓄「資產」,希望能為理財踏出成功的一步。

10 則留言:

  1. 消費看,我對品牌的概念愈模糊,但股票投資,我愛品牌優勢。
    莫非我真的流著商人的血?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品牌本來已經是一個優勢,但要維持本身的優勢卻考慮品牌的管理。

      刪除
  2. 欣賞80後兄理財的好習慣及毅力!認同「及時行樂」和「享樂主義」等風氣,在FB上真的很常見。

    我不在office工作,否則的話真的要多些"消費社交",才能埋到堆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的,生活在"大氣候"中,有時都身不由己,但幸好香港很自由,人人都可以選擇自己想走的路。, 一起加油!

      刪除
  3. 針唔吉到肉唔知痛。年輕人多數未到要養家ge階段,淨係自己養自己,自然唔會諗得咁長遠。

    幾年前有朋友因此取笑我,我都只係回應一句:「你黎到我呢個階段(指供樓養家)就會明架喇。」前果排見番果位朋友,佢仍然咁同我講,但我已經冇再應佢。

    回覆刪除
    回覆
    1. 雲地兄, 是的, 有時候別人不會明白, 我覺得亦不需要人人明白, 最重要是自己知道知道做緊什麼和需要什麼。加油,彼此支持,若干年後,相信我們的付出是會有收獲的^^

      刪除
  4. 我個人就喜歡'儲蓄+享樂'同時都要有.

    似終人生短暫, 有時一定要enjoy一下.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謝joseph, 是的, 做人不宜各走極端, 要中庸一點。

      刪除
  5. 原來80後兄都是志同道合。其實我也喜歡音樂,放工後大部份時間沈醉在音樂上,什麼「旅行,玩樂」對我來說反而不正常,哈哈

    回覆刪除
    回覆
    1. 富足兄, 先多謝留言支持,有機會大家多交流一下。

      是的,「旅行,玩樂」對我來說都是興趣不大,音樂令我們的世界更有色彩,我自己都很喜歡。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