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是個人的負任,香港是富裕地區,但青少年同樣面對很大的理財困難
比爾‧蓋茨曾說過:「讓自己脫離貧窮是責任。」香港是一個富裕的地方,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最新的公布,2017年1至3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3.2%,較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的3.3%為低,就業不足率則維持於1.2%的超低水平,因此,大部份香港青少年都可以說是比較容易找到工作。相比起歐洲一些地方,例如意大利,根據資料,意大利2017年上半年社會總體失業率為11.7%左右,失業人口大約為308萬人,而意大利年輕人的失業率更已攀升至39.4%,高出了社會平均失業率的27.7個百分點,可以說意大利青少年面對的失業問題非常嚴重。香港青少件的失業率相對意大利較低,那就代表香港的青少年沒有面對理財的問題?讓我們一起看看一些調查結果吧。
香港青年協會在2013年10月曾公布了一項有關「借貸渡學—青年的生活需要與財政壓力研究」的結果,研究指出,三分二(65.5
%)被訪的大專生在過去的一年都曾做兼職,每月平均兼職時數33.8小時,但他們在學期間面對的財政壓力仍大。以10分為最大財政壓力計,他們自評的平均分達7.31;亦有畢業生因償還學生貸款而影響就業與繼續升學計劃。
該項研究於2013年8月至9月期間,透過網上問卷,經各大專院校的學生事務處,成功訪問了727名曾向政府申請學生貸款的全日制大專生,樣本的標準誤低於 ±1.9%。調查發現,修讀資助課程的大專生,預計累積欠下政府貸款的金額平均為10.9萬元,修讀自資課程的大專生更高達19.2萬元。據我所知,有些大專生更會向學資處借貸作為生活費,以滿足日常的消費,所以,青年人在畢業後可能欠下一筆十多萬的欠債,畢業後面對更多的開支和生活使費,亦要還學生貸款,所以每月可以儲下的錢就更少了。
傳統教育沒有增加我們的財商
曾聽過一位前輩說:「想要致富,就先要富腦袋。」但是,財商的重要性並不是很多人明白,因為在香港的傳統教育並不會教我們如何可以去有智慧地去賺取更多金錢。傳統的教育教我們要努力讀書,為公開試準備,學生都被教育要成要努力操練考試題目,成為一台考試的機器,考試分數高的就是好學生,將來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相反不懂考試或不太勤力操練的學生就被視為「沒有那麼聰明」的學生,考試成績不太好的學生自信心都可能會差一點,被人認為未來的成就也會差一點,因此在學校得到的關注都會更低,因為傳統學校大多關心我們的「學術成績」,學生亦較難發揮出更多其他的更份。結果,好學生順利進入大學,成為專業人士,可能成為高薪厚職的一群;而「沒有那麼聰明」的學生可能更早就進來工作,可能從事勞動的工作,薪水亦未必會太高。
學歷高不一定財商高
對於我來說,一個大學學位只是一生的開始,而非所有,現今擁有大學學位的人比以前普遍了很多,大學生亦已不是天子驕子,終生學習才是決定人生勝負的關鍵,所以年青人切忌有自負的心。在我的身邊,一般人都會努力追求更高的學歷,很多身邊的朋友,工作一兩年後已經報讀碩士學位,他們很多報讀的原因都是希望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希望未來升職可以升得更快,更努力地向更高的職位爬,為了賺得到更多的薪水。現時讀一個碩士學位,很多時候都需要動用10-20萬或更多的金錢,對於剛出來工作的年青人,可能讀大學時學費借貸都未還清,出來工作一兩年又要背上新一項的債務,壓力並不少呢。
這裡想提出的一點是,學歷不一定是老闆升職加薪的主因,更多時候是工作表現、工作態度和人際關係的的投巧更為重要,不要見身邊的朋友報讀碩士,你又跟著報,人云亦云往往是年青人的死穴,必須獨立思考一下自己需要些什麼,比併學歷的高低有時候意義並不是那麼大。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富爸爸》說過的一句話:「我們的財務狀況就是成人畢業後的成績單。」不能單單用學歷去保住工作,過度依賴工作收入,更應嘗試提升自己的財商,及早為自己建立多一些的被動收入,日後即使失去工作,亦能有一些的收入。
這裡想提出的一點是,學歷不一定是老闆升職加薪的主因,更多時候是工作表現、工作態度和人際關係的的投巧更為重要,不要見身邊的朋友報讀碩士,你又跟著報,人云亦云往往是年青人的死穴,必須獨立思考一下自己需要些什麼,比併學歷的高低有時候意義並不是那麼大。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富爸爸》說過的一句話:「我們的財務狀況就是成人畢業後的成績單。」不能單單用學歷去保住工作,過度依賴工作收入,更應嘗試提升自己的財商,及早為自己建立多一些的被動收入,日後即使失去工作,亦能有一些的收入。
有時候,財商比學歷更重要
大多數的人思維都是著重學術上的學歷,而忽視了財務知識上的學歷。所以,我們並不奇怪,很多專業人士都並不是太懂理財投資,有些甚至出現財務上的困難。我感恩自己在比較年少的時候就接觸到財商的重要,因此改變了我做人的很多決定。例如,身邊有些朋友都努力獲得更高的學歷,我感到夠用便足夠,反而在工作的態度上努力,升職加薪自己獲得了機會。我自己則善用工餘的時間去努力增進財商,最直接增進財商就是閱讀,我在工餘時,大量閱讀理財和投資書,亦會把自己的心得和得著分享出來,自己能成功之餘,亦能鼓勵更多的年青人一起學習更好的理財之法,為更豐盛的未來而努力。
財商對我的重要
(一)
財商會提醒我要小心消費,避免買入太多沒有價值的東西,減少多餘的使費。
(二)
財商令我明白「資產」和「負債」的分別
(三)
財商令我懂得不要依賴單一的收入
(四)
財商令我知道要多儲「有價值的資產」和減少「生活上的負債」
(五)
財商令我學習運用「借貸」去投資,亦了解到當中的利弊,明白「槓桿」的重要
(六)
財商令我明白現金流的重要
(七)
財商提醒我不要成為一個「窮中產」,避免跌入「收入愈高,支出愈大」的惡性循環,避免進入「老鼠賽跑式」的人生。
(八)
財商令我明白如何去一步一步建立「錢搵錢」的投資組合,而不是單靠勞力去工作
閱讀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人的一生
巴菲特曾遇到一本好書而改變了自己的一生,巴菲特曾在一個講述恩師葛拉漢的節目中分享:「我一生最好的一次運氣是在1949年,我19歲那年,拿起了一本名叫《智慧型投資人》的書,這本書不單改變了我的投資理念,而且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可見《智慧型投資人》影響了巴菲特的一生,葛拉漢是影響巴菲特投資理念之中最重要的一個人。在未來,我亦希望各讀者在未來繼續讀好書,為增進自己的財商而努力,吸收多一些高質的養份,你的投資和未來將會很不一樣。
總結:
在我的生活中,都有幸閱讀了多本有益於我投資理財和提升財商的書籍,令我可以更好地為自己的財富增值(之前亦分享過我推薦的書目,如讀者有興趣,可找回之前的文章)。我很喜歡比爾‧蓋茨說過的一句話:「讓自己脫離貧窮是責任。」很多人一生都受到財務的困擾,財務問題不單會影響到自己,更會影響到家人的生活,因此願意更多人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財富。
要過屬於自己的滿足人生,最忌就是人云亦云,做決定前想清楚自己想要甚麼,衡量好一旦失敗所付出的代價,執行起來無論結果如何能夠做到不後悔就好了。至於是否需要繼續進修視乎自己身處想發展的行業之中,如要升遷的話是否需要更高學歷,有些專業工作如測量/工程/醫科/部分專業職系的政府工,碩士或以上學歷、專業考試、專業學會資格及相關多年工作經驗是必要的。
回覆刪除Tony,對的,最重要是明白自己的需要,不抱人有我有的心態,跟著群眾的方向而走,而失了自己的方向。
刪除想帶出是,不要單單追求學術成績表,財務上的知識亦與生活和人生息息相關。 :)
沒錯。不過奇怪在現今資訊普及流通,社會整體的教育水平已經比以前提高了不少,但仍然有時下為數不少的年青人理財財商仍然偏低,究竟是社會風氣、教育制度缺陷、抑或資訊爆炸太多令人無精神留意深究所造成呢。
刪除對的, 社會知識進步得很快,但其實很多人的財務知識都是很貧乏。
刪除同意財商比學歴更重要。自以為讀書多就驕傲的人,往往在投資上交得最多學費~
回覆刪除Cherry 是的,所以二者作一個平衡更好一點。 :)
刪除有富腦袋,只會窮一時,不會窮一世
刪除Vision, 對的, 財商一生都有用, 亦對整個人生非常重要,可以為未來好好預備!
刪除我曾一度以為一般人都會在成人後自動自覺去學習如何理財,提高自己的財商,尤其是在香港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原來不是,大部份人竟然是毫無提高自己財商的意識。有此意識,已比大部份強了。
回覆刪除我曾一度以為一般人都會在成人後自動自覺去學習如何理財,提高自己的財商,尤其是在香港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原來不是,大部份人竟然是毫無提高自己財商的意識。
回覆刪除風兄,是的。很多人其實還停留在"投資只有買樓好,買股票就大風險"的傳統思想,或者不了解資產和負債的分別,結果跌落入成為"外表看似風光的窮中產",落入"收入愈高,支出卻愈大"的生活,一旦失去了工作就無力維持生活,而不懂及早運用好資金去買入 資產,為自己建立被動收入,及早建立"利用錢去搵錢"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