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為樓「拼命去生存」;星洲人已「快樂過生活」
香港是亞洲的一線城市,經濟發達人人也知道,同樣,「房價高」、「納米樓」和「劏房」等房屋問題也是揚威國際的,「住得愈來愈細」、「樓愈來愈難負擔」和「租金年年加」等等也成了香港80、90後的共同問題,「水深火熱」的形容說話也只是在官員口中說說就算了,真正明白背後的辛酸又有多少?
近日的「明日大嶼」鬧得熱哄哄,幾千人上街,投訴的是浪費金錢、填地成本高、遠水救不了近火、新界有大片土地在灑太陽等等,香港的土地問題的確水深火熱,但停留在所謂的「大辯論」中也虛耗了社會不少的精力時間,討論十年八年可能問題仍然是裹足不前,消耗的不單是政府的管治威望,更嚴重是磨耗了新一代對未來的信心與希望,花三四百萬換來二百呎左右的「納米樓」,雖好像是圓了上車夢,但生活質素如何,政府和買家也可能不想多去考慮。如果將來市況轉差,要甩手「納米樓」也是相當困難的事。香港的最新居屋申請,累計收到近26萬份申請,超額約57倍,年輕一代也抱個「大抽獎」的態度,萬人搶樓也絕對不是什麼的光榮事,而是問題也到了。
那邊廂的另一個亞洲的一線城市──新加坡,經濟同樣發達,更叫香港年輕一代眼紅的是,他們的居住環境根本與香港是天與地的差距。近日星洲政府為了保持市民良好的生活質素,星洲「新規訂明,中央區以外的住宅發展項目,可建設的數量單位上限,由原來建築總樓面面積除以70平方米(753平方呎),改為85平方米(915平方呎)。」星洲政府要求中央區以外的住宅發展項目,私樓平均面積最少915呎。
根據統計處發表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數字顯示,指出本港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為161平方呎,約有20.4個家庭住戶居住面積少於215平方呎,對比台灣平均人均居住面積是香港的3倍,達505平方呎,新加坡平均為323平方呎。相信在兩年過去,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仍然是不進則退,仍有不少家庭住在劏房之中。
用林奕匡的《高山低谷》一曲作結,可能最好不過,香港人仍為樓而「拼命生存」──不吃不住天價買個安樂窩也大感吃力;那邊的星洲已經在「快樂過生活」──住500呎也是太小了,一千呎只是基本的住屋條件。香港年輕一代的確是有苦自己知,住個三百來呎也要感謝天地了。
最後,也希望香港多多努力,不要等到2037年才能改善人的居住質素,那時候,80、90後的下一代也長大成人了。
圖中是星州很典型的組合屋, 大約是千多呎吧!而且是很實用的, 絶不會三尖八角, 我有幸早年巳移民星州, 但眼見香港人終日為上車而愁, 唉...
回覆刪除說真的,我流哂口水,實用得來價格優惠,不過身在香港,只能眼紅星洲,也感恩自己不用四出租屋,但為香港新一代感悲...
刪除Sad but true!
回覆刪除YES.. 希望未來會愈走愈好!
刪除令人遺憾的事實。無奈我們越行越錯...
回覆刪除是的,浪漫了不少時間,一屆又一屆...
刪除*浪費
刪除80兄,我有朋友定居新加坡,同時亦有投資新加坡私樓,講法跟師兄所看到的並不同。建議可以先到新加坡居住再作結論。
回覆刪除可以多分享那邊的情況, 讓我們都多了解 :)
刪除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只有約160平方呎!美國人均約是650平方呎,其他先進城市,如日本、星加坡、台灣、加拿大、德國等,約在400-600平方呎之間!連中國內地的人均居住面積也是香港的數倍。不要搞錯,以上數字只是一個人的平均居住面積,如果按家庭計,美國一個普通家庭的平均居住面積動輒也超過2000平方呎,其他國家的家庭居住面積等閒也超過1000平方呎以上!香港是人住的嗎(當然富豪例外)?這樣狹小的居住空間,連宿舍都不如,遑論生活,遑論家!
回覆刪除之前有新聞,有些新的樓,小過監房,仍然有人去買;地產商因應市場需求去建納米樓,買家為了一圓所謂的上車夢,將價就貨,天價買這樣狹小的居住空間,當所謂「樓必升」的神話轉勢後,這類上車客定必最傷。
刪除最危險的絕對是新盤納米樓。因為不只枱面上的實用呎價貴,如果以可用面積計,更貴。扣埋無乜用的工作平台,絕對貴到無譜。
刪除東南亞的確住得舒服好多,我在曼谷都租緊間複式,比起以前真的大很多,更不用為停車煩惱!
回覆刪除新加坡同事講過,佢地政府有政策鼓勵年輕夫婦早D結婚,買樓有補貼,而且佢地可以用公積金(即香港強積金)買樓/付首期,供樓好似都可以用公積金付款。
回覆刪除對比香港人買樓,個刻真係冇咩野講。
去過新加坡一次,一d都唔羨慕佢哋住的地方大,香港人最鍾意比較一d無謂的現實,大陸大把地方可以住好大,又一句都唔講?順便講句,有能力移民新加坡的香港人都無幾多個啦,有能力移民都無幾個人去新加坡的啦。有錢人用腳投票,普通市民又明幾多?
回覆刪除組屋樓下又臭又尿味, 得個大字
回覆刪除做生意, 全部政府渣大份, 民眾欠缺上流機會
打工, 同香港差唔多, 壓力大到爆燈, 教學又係填鴨....(唔好講德國華德福, HAPPY SCHOOL...)
仲要國家無言論自由, 集會結社去指定地方, 有咩唔啱即拉去坐監打藤, 仲有死刑添
星加坡最近有人上網講政府壞話條友最近俾人拉左 (好明顯套在香港係以言入罪), 如果香港政府都可以咁做, 施政一定好順, 又會話無自由....
香港人最大缺點係隔離飯香, 而唔係全個PACKAGE去睇
現實係無得你贏哂的
去到加拿大又話稅貴, 又話歧視
在香港稅平, 又話D樓貴, 無福利, 要福利唔該科水40%+先
快兄,小弟有時諗"輸打贏要"、"隔離飯香"、"貪小便宜"以及"NOT IN MY BACKYARD"這些港人的核心價值是香港成功的要素之一。香港聚集了一大群唯利是圖、絕頂聰明且效率極高的人,可能解釋了為何本港營商成本貴到咁,都大把公司落戶香港做生意。似乎我地都要整個PACKAGE去睇香港的可愛之處。哈哈!
刪除我在新加坡工作了兩年,這些比較是你睇我好,我睇你好,總之自己最唔好。
回覆刪除新加坡只有組屋和私樓,沒有公屋。
說新加坡房屋政策好的人有無講要納20% 入息税,8% 銷售税,供20%公積金而且無上限?
話新加坡房屋政策好的人有無講可以在新加坡生活,可以在新加坡死,但不可以在新加坡病?
有無講新加坡男人要服兵役,然後某過晚上父母收到電話話個仔操練死左?
有無講新加坡填海起屋,舉國歡騰,在香港填海起屋,全市怒駡?
有無講新加坡政府收樓重建,不收賠償的可以選重建的新屋,在香港收樓,市民高舉不遷不折?
有無講新加坡人老了喜歡大屋換細屋,香港政府提議公屋大換細終身免租,市民大呼搵苯?
根本不是房策的問題,是香港人放棄了自己。
知廣兄 分享令我們更了解 兩地 真實情況。 棒, 謝謝。
刪除感謝知廣兄實況分享!
刪除sk
竟然有人羡慕在香港 "什麼都可以反對" 這點嗎?
回覆刪除因為什麼都有人反對, 所以舊樓要麼不遷不拆, 要麼重建成本堪比天價, 導致一代又一代的資源和土地閒置, 換來的惡果卻由弱勢社群承受, 貧者越貧, 富者越富, 仇恨充斥, 媒體煽風點火... 這些苦果也是我們的 package 一部份吧? 同在香港, 卻身處不同立場的人, 看到的風景可說是差天共地吧!
看來世界通行的, 應該只有"隔離屋飯香"這點吧, 哈!
風淡兄,小弟有一篇文問:如果10年前,俾你做決定,可以決定用一半香港儲備去換取今日香港能多一塊能住100萬港人的土地,你願不願意?咁問,我相信100%港人話願意。
刪除但我們的傳媒是問我們是否願意用5000億去換一個可能超支爛尾沉降的人工島,然後大部份人說反對。
樓上講是香港人放棄了自己,我們其實不只是放棄了自己,還放棄了我們的下一代。人生的悲哀莫過於此。
再貼多一次:
刪除2008年金融海嘯後,港人乜都無做過,香港政府的儲備已被美國政府強行徵收鑄幣稅,到今日已唔見左一半的購買力。所以,用陰司紙換土地,筆者絕對贊成。如果博友不明白筆者想說甚麼,請問如果有倒後鏡,讓你決定2008年是否用政府一半儲備去啟動「昨日大嶼」或「昨日大西北」甚至「昨日大東北」去造一個能容納100萬人的新市鎮。如果你的答案是"去馬"的話,即今時今日面對「明日大嶼」或「明日大西北」甚至「明日大東北」,你的答案也一樣應該是要"去馬"。因為未來10年,美國政府同樣也會對香港強行徵收50%鑄幣稅,令我們的政府儲備的購買力大削一半。陰司紙唔用左去,留來給美國政府徵稅嗎?
如果綠色唔郁得、棕色唔郁得、藍色唔郁得、邊陲唔郁得,你後花園碰不得、我後花園碰不得,海豚屋企碰不得、野豬屋企碰不得、高爾夫球飛來飛去果度想錯你個心,查實邊度得呢?連用錢去換地都唔得?難道大家真的要搬去大灣區嗎?圍插劉華的,真心再問一句:劉華乜都唔理,做個不問世事的陶朱翁不好嗎?做乜叉要出來俾大家圍插呢!世人愛不問世事的陶朱翁,那你愛不愛任內不問世事,唔知做左乜野地出來的曾特?
跟傳媒輿論走的人,或者應該想一下傳媒輿論背後的思考邏輯是否正確合理。
同意得很, 根本班傳媒最叻就係事前插插插, 事後扮孔明
刪除目前100%cash, 98%做一年美元定期,睇美國熊市至少1年
回覆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自10月3日沽埋最後1隻港股維他奶,l0月5日沽清了所有美股後,上星期六決定在中銀開了戶口,由恆生匯款過去,星期一係中銀香港做了美元一年定期2.7厘,自2010年以來第1次做ter
刪除m deposit,比持有現金好一點。
How's your football team ?
刪除某d時刻持有現金較好,數月前已接近沽清港股,大約6月初157.x沽出2382,之後無再買過。
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175 大約2月初25沽出,2318大約2月6日86.75沽,招行2月6日36.4沽,2018在去年12月146沽出,700在4月410左右沽出,石藥6月初22沽出,中生製藥11.9沽出,最遲維他奶10月3日27.35沽出。全部無再買過。倘若早於1月清倉,就可保住去年所有盈利。世事那有這麼如意。
刪除為一層樓勞碌半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但沒有自住樓,又猶如寄居蟹,缺乏安全感。在香港,年輕人真的很苦。
回覆刪除雲地兄, 開心你回來, 多寫文。 是的,需求太多,供應跟不上,愈來愈貴!
刪除How's your football team?
回覆刪除回調也對組合有影響,後防做得穩健,對組合持有信心有很大的幫助。
刪除